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卫生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更好的保障民族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绵阳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援建要求,今年6月市卫生局派出了首批16名援藏卫生工作者,涵盖医疗、护理、检验、卫生执法等多个专业,分别前往阿坝州壤塘县、红原县等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对口支援期间,援藏卫生工作者们继续发扬绵阳卫生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帮助受援地区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肩负使命 全心融入
援藏卫生工作者到达当地后,迎接大家的不仅是藏族群众的热情,还有接踵而来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等各种困难,走路气喘,讲话气短,头昏头痛,夜里几乎不能入睡,一些队员天天拉肚子,加之壤塘县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时停电停水,让援藏人员很难适应。但队员们到达第一天就立即到当地卫生局和挂职单位报到,迅速转变角色,积极融入,深入挂职单位与当地卫生人员热情交流、谦虚请教,对接和了解实际情况,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当队员们的脸庞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得黝黑,当每天为寝室储备满满一桶水成为习惯,当把藏语“哦呀”变成一种口头禅时,每一位援藏卫生人已经真正融入当地干部群众之中,切实担当起了藏区群众健康守护者的的职责。
扎实工作 倾情支援
壤塘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骨节病、结核病、包虫病等较为严重,卫生人才也严重缺乏,50%的患者选择在县外就医。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那就是要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援藏医疗专家通过“传帮带’在当地开展“造血工程”,结合壤塘实际情况,加强同挂职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加大智力支援力度,通过专家门诊、手术试教、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方式尽快提高当地的诊疗水平,切实助推壤塘卫生事业发展。
挂职壤塘县中藏医院副院长的杜胜勇同志在深入调研和与同志们沟通的基础上,向该院领导提出了建立医院行政和业务查房制度、建设学习型医院、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加强人才培养等8项医院管理工作建议,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采纳;对放射、检验等科室进行经常性技术交流,使壤塘县放射诊断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同时,他在住院部业务查房中对两名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提出建议和意见,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挂职壤塘县中藏医院副院长的余江平同志积极参与业务查房工作,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药品台账、临近过期药品目录、建议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小组和调整医院药品结构、加强药物合理使用等工作建议,在县医院开展了4次规范用药培训,主动拓展支援范围,申请到县医院开展业务指导。张馨文同志向中藏医院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三查七对等护理制度,推进建立整体护理模式和改善值班安排等工作建议,并在病床旁手把手指导开展护理工作。
挂职壤塘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盛同志根据该院现有实验室条件开拓增加了两个肝功项目,在方便当地群众就医的同时为该院增加了业务收入,并对医院临床检验和生化检验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科室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参加科室日常值班及夜班工作。涂小波同志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日常门急诊工作中加入心理辅导相关内容,增加门急诊对精神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识别,对规范门急诊诊疗流程提出相关建议,并在壤塘县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孟增强同志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指导清理并规范了壤塘县医院手术室麻醉器械及药品,对加强麻醉科、手术室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积极开展麻醉科人才培养和带教带习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传染病报告程序,协作完成了产后大出血、高龄孕产妇等重大手术,打破了壤塘县受术病人的最高年龄纪录,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挂职壤塘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的王冬东同志结合壤塘大骨节病患者众多、传染病疫情严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疫情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依据;对全县60名村主任进行了卫生防病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中高考和汛期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深入高山牧场、学校指导开展疫情处置、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向县卫生局提出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强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等建议。
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安排,绵阳市卫生局确定江油市妇幼保健院对口帮扶壤塘县妇幼保健工作,通过接收人员进修、开展培训指导、提供技术设备支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保障壤塘县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
壤塘县地广人稀,12个乡镇散布在6900平方公里的高原上,一些偏远乡镇的牧民到县城看病就医十分不便。为进一步做好壤塘县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援藏卫生人员除了做好挂职单位的各项工作,还积极参与各个乡(镇)、场巡回医疗工作。援藏卫生人员以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将农村巡回医疗与基层医疗机构调研、对口支援帮扶、卫生下乡相结合,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养,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农村适宜技术为重点,建立一支适应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人员队伍。根据安排,绵阳卫生支援人员在巡回医疗中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对乡卫生院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使农牧民就地获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每到一地,牧民们听说医疗队专家来了,从远方的牧场赶到乡卫生院等候就诊,队员们常常没时间吃午饭,咬两口饼就开始为牧民诊治。短短的几个月里,医疗队员走遍了12个乡镇,以巡回医疗、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牧民服务,为数千名牧民解除了病痛,青海省班玛县、甘孜州色达县、阿坝州阿坝县等地的患者开始主动来请绵阳援藏医疗专家看病、做检查,绵阳援藏卫生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术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和高度认可。
(责编: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