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西大门”工布江达县,一座座与山水相依的环保新村、旅游新村和小康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80.2%的农牧民彻底告别人畜混居的历史,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84.73%、83.05%和58.43%,展现出了高原农牧区崭新的风貌和美好的未来。带给这里巨变的是福建省泉州市第四批援藏干部,是他们的满腔心血创造出了尼洋河畔的“安居”神话。
今天,走进工布江达县,放眼望去,一栋栋具有藏民族特色的“别墅”矗立于青山绿水间,藏民们安居乐业。而在3年前,这里却是人畜混居,经济落后,藏民贫穷。短短3年,给这里带来巨变的是福建省泉州市第四批援藏干部。
这批援藏干部自2004年7月以来,通过援藏、国家投资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多种办法,筹资近3亿元,大力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发展经济,使全县3623户2万余名农牧民彻底告别了人畜混居的历史,喜迁新居。
“幸福是共产党派来的援藏干部创造的!”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南部,方圆1.2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长期积贫积弱。全县24000多名农牧民中,绝大部分生活在人畜混居的状态中,有1000多人患有大骨节等地方性疾病。
2004年7月,李海波、林自育、郑国防、林志强4位泉州市援藏干部进藏,李海波任工布江达县委书记,林自育、郑国防、林志强分别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他们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领队施文的带领下,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来到全县海拔最高(近5000米)、气候最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最差的加兴乡松多村调研,看到这里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在石头砌墙、木瓦盖顶的破房中,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满院子都是牛粪羊粪,臭气熏天。施文心情沉重,提出要把这三年的援藏工作倾斜最基层,千方百计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从省队经费中下拨1000多万元给福建对口帮扶的四县一场,作为安居工程建设的专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援藏干部制定出三年工作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线,实施造福安居工程、增收工程、人才工程、固本工程等四大工程,全面加快发展,并把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改善农牧民居住生活环境,作为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然而,好事多磨。“安居工程”建设刚推进时并不为群众所看好和接受。许多人说:“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没什么不舒服的,用不着改来改去浪费钱财。”而且资金投入也是问题。许多家庭基础差,底子薄,根本没钱投入“安居工程”。
资金不足还可多方筹措,而群众的思想顾虑不消除,“安居工程”就难以推进。李海波等四位援藏干部决定用典型引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他们把全县有名的特困村桑生村作为全县安居工程建设试点村。
在援藏干部的努力下,桑生村的21户人家全部从偏僻的山沟里搬到了318国道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现在,村民们一出门就是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收入不断增加,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红火,也不再为子孙后代会患大骨节病发愁了。群众主动把桑生村改成了“新生村”。71岁的村民德吉道出心里话:“今天我住着新楼房,过着舒心的日子,这幸福不是达赖给的,也不是求神拜佛来的,而是共产党派来的援藏干部和其他领导帮助我们创造的!”
事实胜于雄辩。桑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消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乘势而上,援藏干部根据不同类型,选择并建设了扎布村、仲村等13个试点村,组织各村干部、老百姓代表等前来参观学习,从而使许多原先不愿意建新房的群众彻底转变了观念,纷纷找到县委、政府,主动要求盖新房。
“关键时刻,援藏干部比亲戚还好!”
李海波等四位援藏干部和县委、政府一班人全面制定了工布江达县新村建设三年规划。在实施中,要求新村建设做到一村一图、一户一策,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做到“六通八有三结合”,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有一个村民委员会办公楼,有一个升旗台,有一片绿化带,有一个停车场,有一个公共厕所,有一排路灯,有一排牛棚,有一个温室塑料大棚;做到新农村建设与转变观念、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收入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基固本相结合。
他们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实行蹲点挂钩责任制。即:每一个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和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部门挂钩。四位援藏干部率先驻村挂点,兑现群众的建房补贴,解决群众在“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他们的行动不仅温暖和感动了农牧民群众,也感染和带动了县机关、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全县100名干部用实际行动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当个别困难户需向银行小额贷款时,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把自己的工资卡拿出来给老百姓做抵押,带动全县100多名干部自发把工资卡拿给老百姓抵押贷款。来自石狮的援藏干部林自育还自掏腰包2万多元,帮助江达乡娘盖村因病致贫的索朗扎西建房子、办养牛场,走上致富路。广大农牧民感慨万分地说:“关键时刻,援藏干部比自己的亲戚还好!”
2004年夏,一场暴雨使金达镇扎布村附近的山溪猛涨,洪水引发泥石流冲毁了村民的房屋,40多户200多人被迫住进了救灾帐篷。施文得悉情况后,立即深入灾区慰问,从援藏工作经费中挤出40万元帮助扎布村灾后重建,并号召福建省第四批43名援藏干部把第一个月高原工资补差7万多元捐献给灾区。李海波等四位援藏干部连续20多天深入扎布村察看灾情,组织抢险救灾,恢复生产。他们不仅把各自4000元的生活费捐献给扎布村,还从泉州社会各界筹集了60多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在他们的带动下,工布江达县600多名干部职工先后为扎布村捐款捐物7万多元。两个月后,美丽的扎布新村就像神话一样崛起在了尼洋河畔。
扎布新村的老人们说:“我们受灾后,共产党派来的援藏干部像亲人一样爱护我们,关心我们,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的大救星,民族大家庭才是我们幸福美好的乐园”。搬进新居的扎布村民高高兴兴地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和写着“肝胆相照,闽藏情深”的锦旗送到施文手中。
“工布江达县的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头”
“安居工程”的建设,不仅使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前进了一个时代,更使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用“三多三少”概括这种变化:学知识、学技术的多了,求神拜佛的少了;外出务工的多了,足不出户、无所事事的少了;你帮我、我帮你,户帮户、村帮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多了,惹是生非、打架斗殴的少了。
“安居工程”建设还带动了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们开发特色产业,参与旅游服务和劳务输出等,大大拓宽了增收门路,人均收入、储蓄存款逐年大幅增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8014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404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84.73%和83.05%,成为全自治区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11个县(市、区)之一。预计今年全县财政收入可达2000万元,位居全自治区前列;农牧民人均收入3560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60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58.43%和364%。
更重要的是,“安居工程”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融洽,促进了各项工作。近三年来,工布江达县共发展党员37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8名;社会稳定和谐,全县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去年,工布江达县先后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国家“绿盾行动”先进集体等五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自治区旅游富民先进集体、社会治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被林芝地委、行署评为先进县。2005年9月,西藏自治区40周年大庆期间,李海波被选为全国援藏干部唯一代表,出席中央代表团召开的各界各族代表座谈会。2006年6月,又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授予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工布江达县的巨变和“安居工程”受到福建、西藏两省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2005年8月,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伟国等领导分别莅临工布江达实地检查,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求将“安居工程要向纵深推进”。2005年4月,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同志在工布江达县调研时认为,“工布江达县在全自治区74个县、市、区当中,发展步子是最快的,发展思路是最宽的,选择的重点是最突出的,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是增长最快的”。2006年元旦,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到工布江达县视察,他说:“工布江达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全区带了好头,树立了榜样”。2006年6月,《西藏日报》连续5天头版头条对工布江达县新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全面报道,将其作为典型在全区推广。(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