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世纪转折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特别是把全国支援西藏作为一项战略决策摆到了特殊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中央确保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及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部署。对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全国统一,促进西藏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两年多的工作,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各省区市贯彻落实工作是深入扎实的,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
一、全国各省区市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1、项目安排和构成
为了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为西藏自治区安排了62个建设项目,本着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原则,选择32个项目安排各省区市对口支援,分别由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承担。在项目安排上充分考虑了发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技术优势,照顾西藏与内地之间原有的经济协作关系,以及对口支援项目与干部援藏的有机结合。
32个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项目中:
工业项目4个。分别是:粮油加工厂3个、藏药厂。
能源项目12个。分别是:林芝东久林场水电站、西藏边茶厂水电站、丁青县水电站、巴青县水电站、措美县水电站、芒康盐井水电站、聂荣县水电站、米林县南伊水电站、申扎县水电站、日喀则塘河电厂改造、沃卡河三级电站改造、林芝八一电厂改造。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个。分别是:泽当镇道路改造、青海格尔木输油管线。
文教卫生广播项目9个。分别是:拉萨新华书店、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自治区传染病医院、乡级太阳能广播电视接收站、中学5所。
市政建设项目2个。分别是:日喀则市上下水工程,阿里狮泉河镇上下水工程。
其他项目3个。分别是:北京西藏大厦、西藏自治区党校暨行政学院综合楼、林芝宾馆。
2、援建方式
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和建设和难易程度,援建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交钥匙”项目,即建设项目的资金、设计、施工、安装、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全部由援建省市包干负责。另一种是无复杂特殊技术要求,如学校、办公楼等项目,援建省区只负责提供资金,由西藏自治区自行招投标建设。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交钥匙”项目共19个,西藏自行承担建设项目13个。
3、资金落实情况
32个对口支援项目原定投资57800万元,但由于前期工作的限制,特别是水电站项目,地质情况复杂,概算中存在部分缺项漏项,各援建省市通过实地考察,在中央下达的援建任务的基础上,补充了项目设计概算的缺漏项,还增加了一些配套项目和当地急需的项目。根据西藏大庆办统计,到1996年底,32个项目落实投资为91818.59万元,比原定投资增加了34038.59万元,增长58.9%。
二、对口支援西藏社会经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经过2年多的努力工作,到1996年底,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32个建设项目已有30个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其余2个项目预计今年底交工。随着绝大部分援建项目的交付使用,西藏大庆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特别是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发挥情况进行了重点评价。从评估总体情况看,已竣工交付的30个项目中,都达到和超过了设计要求,工程优良率达到97%以上,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建成的4个工业项目中,其中3个粮油加工项目使西藏自治区新增面粉年加工能力3500万斤,菜籽油生产能力300万斤,使城乡居民粮油供应质量得到保证和改善。藏药厂的投产,增加了口服液、片剂、胶囊、冲剂等品种,使丰富的藏药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项目12个已建成11个,使山南、日喀则、林芝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那曲、昌都地区部分无电县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9个文教卫生广播项目的建成,新增中学招生能力4900人,基本解决了泽当镇、日喀则等地区和部分县小学升学难的问题;新增病床400张,填补了西藏无传染病医院的空白;广播电视覆盖率由原来的40%和36%分别提高到50%和40%,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广播电视接收站,使更多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促进了文化知识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完成的两个市政项目中,如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上下水工程等,较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饮水条件。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原来全市只有一个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全市4万人中有1万人吃水困难,上海援建的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竣工仪式上,当地人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交口称赞吃上“幸福水”。
还有已投入使用的林芝宾馆和今年竣工的北京西藏大厦等,拓宽了西藏对外开放的渠道,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增加了旅游接待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雪域高原的旅游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这些项目的建成,对改变西藏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开发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改善西藏相对落后的局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开拓性地做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为加快西藏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援建省市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得力。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全国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从全国的大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援藏任务当做重中之重,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本着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心,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各省区都成立了专门的援藏工作领导机构,大部分省区市负责援藏工作的主要领导都亲自赴藏调研,与西藏自治区共同研究项目的建设问题,对援藏工作精心部署,措施具体,克服困难,确保资金到位进度,特别是本身财力就很紧张的西北各省区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受灾严重的安徽、广西等省区,都千方百计筹集落实援藏资金。承担“交钥匙项目”的省市,都选派技术过硬、人员素质过硬的施工队伍进藏,不畏艰苦,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实践证明,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果是显著的。
2、西藏自治区积极配合,加强协调,团结协作。
为了切实加强援藏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成立了三十周年大庆工程建设指挥部,抽调得力干部组成指挥部办公室,在资金调度、物资供应和工程管理三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综合协调工作。早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前,他们就对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前期调研工作,为确定62个建设项目提供了决策依据。项目确定之后,西藏自治区常委和政府全力以赴,接待各省区市派出的进藏调研考察工作组,具体协商落实援建项目的有关事宜。同时,对工程建设所需的三材、机电设备等物资进行市场调查摸底,确定了货源渠道广、商品质量好、商业信誉高、价格合格的物资定点供应单位,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制定了《减免征收大庆工程建设各项税费的意见》,为各省区市援建项目提供了税费优惠。建设项目全面铺开之后,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西藏各级大庆工程指挥部的同志经常深入工地,监督检查,现场办公,及时研究协调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到今天为止,已有30个对口支援项目顺利交付使用,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西藏各级大庆工程指挥部的努力,这30个项目里,凝聚着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包含着他们辛勤工作的成果。
3、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求实创新。
各省区市赴藏人员,都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中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在西藏各地县委、县政府以及当地藏族群众的支持下,为建成让西藏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精心制定施工计划,探索在西藏这一特殊地区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确保建设项目进展快、投资省、质量好。如上海援建的日喀则上下水工程,针对高原恶劣的环境,他在设计时特别定制了口径200至600毫米的球墨铸铁主管道,并采取了特殊的防裂措施。吉林省承担的巴青水电站,援建地点在海拔4200多米的那曲藏北高原,施工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气候多变,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他们采取了“打破常规,倒排工期,尽早开工,整体推进,全面铺开”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优化设计,科学安排,成功地创造了藏北高原进行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先例,并且将原设计17个月的施工期压缩为7个月,比原设计工期提前1年,在同类项目中第一个完成援建任务。竣工一年后又组织了工程质量全面回访检查,被有关方面一致认为,水电站整体设计优良,施工精良,工期短,造价低,工程质量优良。
4、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
承担对口支援西藏的各省区市,无论采取“交钥匙”方式,还是提供建设资金的方式援藏,都出于关心西藏,理解西藏,帮助西藏,支援西藏的共同目标,各省区市在确保完成中央下达的援藏任务外,还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给予了许多无私援助,如山东省在方在工程项目之外,又援助了日喀则地区30多个项目;广东、福建、厦门援建了林芝厦门广场、福建路、广东路等;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西藏自治区传染病院赠送了药品、医疗器械及配套工程400万元投资;还有很多省市主动为当地架设输电线路、为收尾工程追回投资、为建设项目增加子项目。海南等部分省对已建成交付使用的项目,还建立了援藏基金,用于今后定期互派技术人员,购买备品备件等等。
江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关心西藏、支援西藏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李鹏总理指出,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要长期支援西藏建设,这是加快西藏发展的一个大政策。全国各省区市能够从全国的大局出发,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家庭的温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2个对口支援项目是民族团结的结晶,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一座丰碑。
通过全国对口支援西藏这种形式,内地各省区市已与西藏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民族情谊,她已经成为联结西藏和内地的一条纽带,把西藏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给西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西藏经济基础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而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