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泽当,巍然屹立在湘雅广场旁的山南新闻大厦常常引得人们的称赞。这座2006年建成的大厦,历经近10年的风雨,至今仍是泽当的标志性建筑。这个湖南追加的第四批投资额度最大的重点援藏项目,从项目的争取、设计、建设,到完善大厦功能,都凝聚了湖南宣传系统的大量心血。
2004年以来,湖南宣传文化系统发挥 “文化湘军”的强大优势,不断加大援藏力度,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打造精品工程,不断提升山南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引领水平,为全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提升注入了强大活力。
举全系统之力援藏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因地处边境,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推进和加强山南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湖南宣传文化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湖南省委宣传部始终把山南地委宣传部作为湖南的第15个市(州)委宣传部看待,在人员选派、工作规划、经费保障、项目建设、对口交流及考核评估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11年来,全系统共投入援藏资金3100多万元,援建项目22个。特别是投资2000万元的新闻大厦,解决了地委宣传部办公条件差的难题。除此之外,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出版集团、省文物局等单位每年都安排资金,支持对口支援部门的机关建设。近年来,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为山南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解决了700余万元资金。
——11年来,湖南宣传文化系统不断加大干部援藏、技术援藏的力度,形成了“主管部门与战线部门联动,干部援藏与人才援藏互补”的整体支援格局。湖南省委宣传部先后选派6名干部,从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等单位派出6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山南地区基层宣传文化人员分期分批前往湖南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技能。11年来,湖南宣传文化系统通过挂职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为地区培养人才达500余人。
当好“毛主席家乡人”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山南人。作为35万雅砻儿女中的一员,我将在牢记使命中忠诚履职,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2013年7月6日,刚刚进藏的湖南第七批援藏干部覃攀贵在山南地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见面会上表态说。
11年来,湖南宣传文化系统的援藏干部和技术人才们视山南为第二故乡,立足岗位,发挥特长,奉献山南,高高树起了“毛主席家乡人”这一金字招牌。
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山南地区宣传文化事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地区新闻媒体得到升级改版和扩容提质,推动了《山南报》由周报扩为周二报;山南电视台的《山南新闻》由原来隔天播报改为了每天播报;
——外宣点建设不断加快,在原有21个外宣采访点基础上,通过积极筹建、精心准备,将外宣采访点扩建至41个,覆盖至全地区每一个县;
——全力支持新兴媒体建设。在湖南红网支援下,山南网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山南网已成为全区影响力较强的地(市)级新闻网站之一,日点击量达到2万余次。
——在智力援藏工程中,一大批湖南播音主持、采编人员等技术人才到山南地区开展短期援助工作,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掌握现代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湘江雅砻紧密相连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雅砻文化源远流长。从湘江之滨到雅砻河畔,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因为对口支援,两大地域文化从未像现在联系得这么紧密。
——2009年6月25日至30日,西藏答谢演出团带着全区280多万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首站选在湖南,在湖南大剧院成功进行了两场演出,担任西藏答谢演出的全体演职人员均由山南地区艺术团成员组成。演员们用独具雅砻文化魅力的歌舞传递着吉祥的祝福,表达着真挚的情谊。
——2014年8月15日,山南地区体育场人山人海,盛况空前。雅砻文化节专题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来自湖南的艺术家饱含深情地演绎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等传统的优秀文艺节目。活泼风趣的唱词、优美动听的曲调,一个个具有浓郁三湘文化特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各族观众,赢得了阵阵喝彩。
——现在,6月的雅砻大地,娇艳的格桑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夺目。
一朵朵格桑花,恰如湖南宣传文化系统对口支援的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竞相开放在雅砻大地……
原标题:湘江大地的雅砻情--湖南宣传文化系统对口支援山南地区小记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