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墨竹工卡县委书记严应骏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洛克 摄
年轮更替,情谊更浓。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第七批3名援藏干部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接过了建设繁荣稳定新墨竹工卡的“接力棒”,开始了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生涯。
两年来风雨兼程,两年来硕果累累。如今,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正与墨竹工卡县人民紧密相连、相濡以沫,为雪域藏乡的跨越式发展与和谐稳定,无私奉献着智慧、汗水与热血;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务实创新的实绩和朴实为民的情怀,谱写出“藏汉人民心连心、南京墨竹一家亲”的华彩篇章。
定思路 科学谋定新蓝图
“主动融入”,是每一名援藏干部抵达墨竹工卡的第一个念头。
为了吃透当地情况,他们立即奔赴各地,迎风踏雪,走乡村、访农户、进帐篷,在2个月的时间里,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40个村、48座寺庙、18家企业和9所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当地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意见,3年的工作思路也在调查走访中逐渐明了。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区前三强;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全区第一家县城新区建设水平;加快夯实长治久安基础,民族团结更紧密、社会关系更和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县和高原养生旅游休闲大县;加快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成为全区基层党建示范县。”结合墨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机遇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第七批援藏干部明确提出了三年总体援藏思路。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墨竹工卡县重点实施了“产业强县、法治稳县、民生安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的五大战略和“富裕、和谐、幸福、文明、美丽”的五个墨竹建设,并成为该县上下行动的指南。
抓落实 努力开创新局面
“一打计划,不如一个落实。没有落实,再美的蓝图不过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好的愿望终难实现。”作为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之一的墨竹工卡县委书记严应骏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严应骏带领第七批援藏干部和县里其他领导同志突出抓好以矿产业发展、配套开发为主的工业支柱;以藏鸡(猪)、斑头雁、经济林、藏药材等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以及糌粑、清油、藏香等民族加工业和以打造“拉萨东部文化休闲养生旅游地”为主的特色旅游产业。
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苦心人天不负”, 随着西藏藏药集团、贵州久联民爆、安徽凤形耐磨、江苏振发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入驻,有力推动了墨竹工卡县新一轮的发展与跨越。
另外,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和“民生工程”,在落实好区、市民生实事项目外,大力实施“乡乡通客运、夕阳红养老补贴、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农村水电网改造、建设文体中心、扶持专合组织举办技能培训、对外开放民间博物馆、村容村貌改造、修建敬老院、提高寺管会僧尼岗位津贴”等县自办民生实事,把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牧民群众,受到全县上下的一致赞扬。
促交流 宁墨相牵情更浓
“俗话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最重要的是把心沉下来,把墨竹当作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坚决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南京与墨竹工卡的交流交往交融工作。”严应骏是这样说的,也是和同事们一起这样做的。
据了解,在严应骏等南京援藏干部的努力下,“格桑花开爱心基金”得到了南京各界的无私援助,仅2014年南京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就达到了138.94万元,使南京与墨竹工卡县共同缔造的深情厚谊更加日久弥香。同时,墨竹工卡县积极对“格桑花开爱心基金”的援助范围进行了调整,在原有帮助贫困病患青少年的基础上,新增加对贫困家庭大中小学学生、孤寡老人、孤儿、残疾青少年等困难群众的帮扶。
为了开拓墨竹工卡县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提高大家的学习成绩,缔结墨竹孩子与南京孩子的友谊,2014年,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与南京小朋友积极开展结对子交流活动,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墨竹工卡县的学生们住在南京结对学生的家里,不仅与南京的小朋友吃住在一起,勇敢地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乡,讲述自己在西藏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把明城墙、夫子庙、长江、玄武湖等南京各个角落走了一趟,甚至“秦淮八绝”都吃了个遍,更让他们震撼的是到曾经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青奥会现场观看闭幕式,还在现场接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
“2015年,我们将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支援西藏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援藏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发展稳定两件大事,努力把南京援藏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确保南京援藏工作走在江苏前列,墨竹工卡县工作步入拉萨前列。”严应骏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原标题:爱,跨越千山万水--记墨竹工卡县第七批援藏干部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