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林芝开展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到今天为止,时间已过去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他们在林芝做了哪些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特派林芝记者将陆续推出林芝县援藏五虎将访谈录系列报道,面对面采访援藏干部,深入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去感受他们大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敬请期待。
声音
将鲁朗打造成藏东南旅游集散中心,打通鲁朗至米瑞的乡村旅游环线公路,完成7个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推动林芝县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向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转变。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营造一种知人善用的氛围,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
——广东援藏干部、林芝县委书记蔡家华谈援藏愿景
傍晚六点整,东莞援藏干部、林芝县委书记蔡家华依然在办公室忙碌。不停地有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拿文件前来找他请示工作,采访屡屡被打断。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内,他接了五六个电话。广东重大援藏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开工在即,他即将赶往广东,向省领导汇报项目的规划和工作进展。密集的工作行程安排,凝聚了他全力倾注的心血。
援藏目标推动林芝从农牧业转向旅游业
说起第一次到西藏的经历,蔡家华记忆犹新。初到高原拉萨,他头疼欲裂,半夜四点,去医院吸氧。然后背着氧气瓶去当雄县。那时正当5月,西藏依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因为高原反应严重,他当晚又连夜驱车赶回拉萨,路途漫长颠沛。这次西藏经历,让他对这片雪域高原产生敬畏之心。
得知组织派任他到西藏援藏,有20多年党龄的他,已经做好应对恶劣环境的心理准备。“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家有老迈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在妻子无私的支持下,他毅然踏上为期三年的援藏征途,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到妻子一个人头上。
到了林芝县,高山峡谷、雪山草原的垂直地貌,让这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发出惊叹:“这种景观在世界上也非常稀罕。”独特的藏族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都展示了林芝县的与众不同。他走乡串镇,发现林芝县依然停留在农牧业为主的自给自足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模式较为原始,甚至还存在砍伐上千年原始森林来发展木材经济的做法,让他十分痛心。
“鲁朗有数十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林木经营该尽快停止,旅游才是绿色的前途产业,要通过援藏力度,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变。”蔡家华做出推动林芝县从农牧业转向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启动项目打造国际旅游小镇建设旅游环线公路
林芝县的鲁朗小镇处于318景观大道国道线,是八一镇到波密县的重要节点,雪山、原始森林、河流、天然牧场,组成了一流的自然景观。在一到两小时的车程内,往东有波密冰川,往北有巴松措湖,往西有雅鲁藏布江,徒步可到达大峡谷,游客可饱览美景,停留两三日。蔡家华表示:“将鲁朗打造为国际旅游小镇大有可为。通过援藏资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拉动社会资金的进入,援藏和市场结合。”
投入1个多亿打造鲁朗为国际旅游镇是个大手笔,为了将鲁朗与米瑞的沿途景点一网打尽,又投入援藏资金5000万打造鲁朗至米瑞的环线公路。“打造鲁朗至米瑞的环线格局,可以打通林芝东部旅游,带动地区经济,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蔡家华说。
6月2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在深圳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对国际旅游小镇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给予大力肯定,并希望将鲁朗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藏族文化传统特色、工布风情和当地宗教元素的特色小镇;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小镇;一个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小镇;一个宁静圣洁而又诗情画意的小镇。
对话
曾徒步进原始村落劝说搬迁
东莞时报:东莞和林芝,在工作和管理方面,你觉得两地有什么不同?
蔡家华:两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很不相同。东莞市是中等发展水平,林芝与之相比还有30年的差距。在发展形势上,东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很发达,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林芝还处在农牧业经济时代,旅游业刚起步,市场经济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稳定是第一位,但稳定不是“维护”出来的,发展才真正是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东莞时报:你曾经徒步进原始村落解决搬迁问题?
蔡家华:去年10月份,我去大峡谷深处偏远的扎曲和门仲村探访。那两个村子是门巴族的聚集地,表兄妹近亲结婚,医疗水平落后,交通闭塞,买盐、买衣服都要走一天的路才能出去。为了劝说他们搬迁,我徒步进去大峡谷,路上很多泥石流、滑坡,有些路段还要攀岩才能过,十分危险。扎曲村有9户48人,门仲村有18户110人还没有搬迁出来,主要是老人不肯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年轻人只好留下照顾老人。我就去找村干部做思想工作,每个村子发放2万的慰问金,让他们十分感动。现在他们已经陆续搬迁至更章乡了。新建的房子都是免费的安居工程。
建立救助困难群体的帮扶机制
东莞时报:林芝县有一个集体搬迁村“大坝村”,是怎么解决村落规划和改造的?
蔡家华:大坝村是一个从昌都集体搬迁过来的村子,有600多人,97户人家。居住的都是康巴人,以前放牧为生,搬迁后要学习种植,与当地融合比较难。土地产量也较低,森林管护面积不到其他村子森林的四分之一,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子,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教育。我去过三四次大坝村走访,确定由我来做总协调,并发动四套班子建立不同的小组,给予一对一帮扶。
其中,项目发展组负责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重建了饮用水工程,争取了100个温室大棚。宣传文化组,负责组织放电影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培训组负责办夜校、扫盲、法律普及等知识讲座。并且请东莞规划院为大坝村做整体规划,现在已经完成了。
东莞时报:在援藏期间,你最满意的工作成果是什么?
蔡家华:援藏一年,我得到同事和四套班子的信任和支持。我的理念是对援藏干部和本地干部一视同仁。让林芝县的风气得到转变,干部群众和谐共处。最近县里提拔调整了一大批干部,包括乡镇一级。选拔中严格按照干部提拔任用制度,没有私心,按程序公平公正进行。这次换届没有收到一封投诉信,也没有听到反对声音。
当县委书记以来,我对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最重,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开展了困难职工群众疾苦大排查。排查出53户特困户,193户困难家庭,安排部门和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并开展慈善募捐,建立一个救助困难群体的帮扶机制。
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也是一个突破。群众信访是对政府有能力解决困难的信任,所以我又深入开展群众矛盾纠纷排查,使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矛盾得到化解。此外,公路和鲁朗小镇的两大援藏项目也得到广东省领导和西藏自治区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感到非常欣慰。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