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0周年前夕的6月28日,是措美县措美镇雪热村吾金多吉老夫妇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在黄山市援藏干部、县委书记熊言松的帮助下,他们的新房终于落成了!一年前,熊言松第一次到吾金多吉家慰问时,老夫妇俩住着又破又旧的小房子。慰问回来后,熊言松多方筹措2万元资金,召集相关单位一起帮助老人建起新房子。
今年7月,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奔赴雪域高原一周年,24名援藏干部肩负家乡人民的重托,在前三批援藏干部良好工作基础上,在藏文化的发源地――山南,倾真情、洒汗水、展智慧,创造了优良业绩,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走村串户谋发展
车在云中走,鹰在脚下飞。刚进藏半个月,熊言松就和援藏干部何世文、汪红纲、崔旭平一道,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村和机关单位,与农牧民群众“零距离”沟通。一次去古堆乡调研的路上,适逢下雨,道路十分崎岖,乘坐的车子险些滑下悬崖。调研中,他们个人拿出近万元访贫问苦。
艰苦,这一特性在援藏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得以体现。江淮儿女不惧苦、能吃苦,敢于迎难而上。全体队员克服高原头痛、心慌、失眠等不适,边适应、边工作。
合肥市援藏干部许华担任错那县县委书记,到县里的第二天就会同援藏干部吴立新、张平和甄大勇等赶赴路途最远、路况最险的库局乡调研。两个星期里,他们就对全县所有乡镇、8所学校和教学点、21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后,许华等一班人敏锐地决定,加快“错那卡达藏刀”的开发和生产,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手工业的发展。
第四批援藏干部到任后,集中时间,以走访了解、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跑遍了所有乡镇和县直机关,百分之八十的村留下了他们的足印足迹。
“两个月里,我的车跑了将近2万公里,我们的援藏专员真是太辛苦了。 ”行署办公室的一位驾驶员说。
进藏一年来,第四批援藏干部渐渐融入了雪域高原,深深眷恋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与藏族同胞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内心深处将西藏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用爱民之心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项目“造血”强产业
6月22日,由安徽省投资2300万元的山南地区英雄路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该工程是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第一个实施、也是第一个竣工的项目。英雄路作为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献礼工程,已申报西藏工程建设领域最高奖项“雪莲杯”,这在山南地区还是首次。
项目是造福山南人民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平台。省第四批援藏资金投入2.46亿元,规划建设工程项目58个,其中,投向农牧区等方面资金占总投资的67%。由于西藏特殊的环境,每年只有不到7个月的有效施工时间。工作队克服困难,超前谋划,早动工,快施工。目前,已开工项目36个,列山南地区三省援藏项目开工数之首。
第四批援藏工作队坚持推动和发展农牧区经济的原则,力求赋予项目的“造血”功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就业。投资3200万元,建设措美县哲古湖、浪卡子县羊卓雍湖和错那县勒布沟景区等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投资1.2亿元,安排23个项目,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安排专项资金,开发浪卡子县畜牧资源和错那县野生天麻资源;错那县以“卡达藏刀”为龙头,浪卡子县以“藏式地毯”为基础,扶持民族手工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架接“桥梁”促合作
雪域高原,是各民族艰苦奋斗的“高天厚土”;藏源山南,是安徽援藏干部谋发展的“创业家园”。 “我们既要把援藏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积极主动,拓展工作领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皖藏进一步交流,拓展皖藏合作的空间。 ”这是安徽第四批全体援藏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推动优势互补,实践合作共赢。今年4月,山南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安徽举行,6大产业近百家企业参加了会议,山南地区与安徽省经济协作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协议。
打好“旅游”牌,引得“人气”来。 4月16日至22日,由安徽省援藏办、山南地区行署、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等主(承)办的西藏山南旅游推介会在合肥、巢湖、马鞍山、芜湖、黄山等五市隆重举行,山南的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引起了安徽人民的广泛关注。现在的山南,宾馆爆满、机票车票紧张,景点人数明显增多。
多方联系争取,惠及更多群众。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和地直部门在完成省里统一安排资金基础上,多方协调资金2340万元,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等8个民生工程。
加强人才培训,推动智力援藏。2010年10月,山南地区选派30名组工干部到芜湖挂职锻炼;今年4月,又选派了20名后备干部到巢湖培训;组织山南环保、旅游、公安、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干部到安徽省对口培训学习。着眼长远,双方还制定了2010―2013年对口支援人才培训规划,明确三年内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步进行。安徽的茶叶专家来到山南,向茶农和当地技术人员传授茶园生产管理技术、发放技术手册;安徽的畜牧专家来到山南,帮助错那县农牧科技局改善办公设备和援助动物防疫器械,投资建设藏香猪示范养殖场……
前路漫漫、任务艰巨,薪火相传、矢志不渝。安徽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正在跑好这轮“接力赛”,还将把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安徽人民将与山南人民同发展、共进步。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