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五批援藏干部蒋耕霆(右二)、陈春买(左三)、王进足(左二)、梁文光(左一)、徐斌辉(右一)下乡调研时,与当地藏胞合影留念。(工布江达县委办 供图)
编者按
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是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一颗明珠。从2002年起,泉州先后派出多批援藏干部在此对口援建。每批援藏干部都牢记闽藏人民的重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开拓创新,取得优异的成绩。
2007年7月,泉州第五批援藏干部赴工布江达对口援建。其中,蒋耕霆任县委书记,陈春买任县委副书记,王进足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梁文光任副县长,徐斌辉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今年8月,他们圆满完成援建任务后凯旋,泉州第六批援藏干部旋即赴藏“接棒”。
此前,本报特派记者深入工布江达县,实地采访了解第五批援藏干部在藏期间工作情况。本报特辟专版,向读者展示援藏背后的故事。
从拉萨到工布江达,途中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峻伟雄奇的米拉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在米拉山口迎风飘扬的经幡群中,矗立着一座名为“雪域之舟”的牦牛石雕像,石雕底座有“福建省泉州市援建”的字样。蓝天白云下,“雪域之舟”显得十分高大,它既是米拉山口的标志,也是泉州人民与工布江达藏族同胞之间深厚情谊的历史见证。
我们的采访,便始自这神圣美丽的米拉山。
昔日伴牛宿
而今住“别墅”
大山深处,土路泥泞难行,低矮的土墙围就了农牧民家的院子,角落里是一间用泥土和石块垒就的土屋,院子里地上满是牛粪,就连屋里都可能挤着几头刚出生的小牛犊。
另一边,群山间一处山坳,宽阔的水泥路旁是一排排崭新的藏式民宅,大红色斜坡式屋顶,雕刻精美的藏式门窗,一栋栋整齐排列、错落有致,恰似沿海的山间小别墅。
如非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几年前还与牦牛“共宿”一屋的松多三村村民,如今都已住进宽敞明亮的“小别墅”。米拉山下的松多三村海拔4000多米,是工布江达县海拔最高的偏远山区村之一。
“以前,我们一家6口人都挤在这间屋里。”在阴暗的旧房子里,松多三村村委会主任普琼向我们回忆道,“屋子里就一个大火炉,没有什么家具,一刮风就都是土,一下大雨屋顶就漏水。”如今,他们住进了大房子,有了单独的卧室和客厅,用上沼气、自来水和太阳能,还看上了卫星电视。这样的生活,三年前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
与他们一样幸运的,还有同样地处偏远山区的娘蒲乡米瑞村村民。蒋耕霆等五位援藏干部到娘蒲乡调研后,决定对米瑞村就地整村新建,同步建设农牧民新居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米瑞新村建设期间,蒋耕霆先后40多次实地检查指导。短短几个月后,一座座宽敞、明亮、适用的新房就崛起在娘蒲河畔,米瑞村群众在大雪来临前搬进了新房。
让每一户农牧民都住上安全舒适的新居,一直是每一批泉州援藏干部努力的目标。第五批援藏干部来到工布江达后,主动啃起了偏远山村安居工程建设这块“硬骨头”,投入援藏资金1400万元,一处处新居不断在大山深处崛起。目前,全县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完成5442户,在林芝地区率先实现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清零”,泉州援藏干部实现了“让所有群众住上安全适用的新房”的庄严承诺。
“菜篮子”满了
“腰包”也鼓了
在工布江达镇结地岗村,记者走进了一座白色的蔬菜大棚,大棚里种满了多种蔬菜瓜果。大棚主人桑白说,他家的蔬菜大棚是政府出资1万元、自家投工投劳建起来的。
“以前,我们一年到头只吃‘三大菜’——土豆、萝卜和白菜,品种少,营养也不够。”结地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索朗央金告诉记者,泉州援藏干部来了之后,选择一些城郊农户,鼓励其建设蔬菜大棚。如今,老百姓不仅自己吃到品种丰富的新鲜蔬菜,多余的蔬菜还能出售,平均每座蔬菜大棚一年可为农户增收5000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要求建设蔬菜大棚,目前,工布江达镇又在上报两个村70多户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