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对口支援

规矩与方圆,制度的力量让援藏走得更远

刘长发 陈波    发布时间: 2010-08-13 16:22:00    来源:重庆日报

  从“老小边穷”到领头羊

  制度援藏威力初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西藏,高效合理的制度一度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藏族干部、昌都日报副总编罗布次仁感叹,昌都地区人口密度只有5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的背景下,很多工作都靠经验和感觉,现代制度的缺乏,长期困扰着各级干部群众。

  重庆援藏干部、昌都地区质监局长刘顺国,对此感触颇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少数民族的特殊习俗,产品质量监督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2007年7月,在昌都质监局上任伊始,刘顺国就宣布:“气压低,标准不能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半年里,他穿山跨谷,深入到最偏远、最落后、最危险的乡镇,调查地区产品质量的监管状况。仅华润雪花啤酒西藏公司和高争集团昌都地区水泥公司等企业,他就跑了30多次。由此,他掌握了“海量”的第一手藏区产品质量资料。

  针对昌都地区企业规模小、监管面积大、县级质监机构缺位的实际,2008年,刘顺国将该年定为昌都地区质监工作“创新年”;2009年定为“基础年”;2010年定为发展年。

  随后,他开始实施片区监管、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突出市场准入、民生计量等重点,引入特种设备监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制度。

  短短三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昌都质监局出台了《昌都地区气瓶充装监管程序》、《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管程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程序》等十几项标准化规章制度,从而为昌都质监领域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监督体系。

  2008年,昌都地区质监局被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年度工作先进集体。一年后,刘顺国本人被评为自治区质监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先进个人。

  自此,昌都质监系统由“老小边穷”一跃成西藏自治区领头羊。质监局的干部职工,无不慨叹制度完善带来的巨大威力。

  消除文盲村干部

  基层组织建设高效覆盖全昌都

  辽阔的幅员,稀少且分散的人口,令初入高原的重庆援藏干部、昌都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昌国很是头疼。

  通过前期摸底,由于地广人稀,昌都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党支部建设十分薄弱,有的近乎名存实亡,并且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工作方式较为落后。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钟昌国开始了艰难而扎实的调研。他先后走进全区11个县63个乡镇近200个村实地专访、个别交流进行调研。

  经过缜密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钟昌国有了初步思路,但他考虑到藏区的特殊性,为了避免工作上的“水土不服”,又广泛征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部分县领导意见和建议。

  最终,他制定了着力培训县乡党政干部、规范农牧区党员发展程序、完善农牧民党员档案等一揽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

  2008年3月,以第六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昌都地区在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开展了选派县、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试点工作。

  这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亲自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昌都地区各县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考评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也纷纷出台。

  这种强有力的制度保证,给昌都农牧区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以前村委会‘文盲干部’多得很,基层组织是‘无人干、干不好、年龄老,还没文化’。现在啊,那里净是能人聚集的地方!”曾当过村支部书记的扎西老人说起这些变化,感慨万千。

  三年后的今年,昌都地区1142个村实现了村村都有活动场地,党员人数以平均每年1200人的数量增加。

  此外,650名“双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还从地直、县直机关中下派了近3000名干部到乡镇,蹲点基层基础工作。

  目前,昌都地区村干部平均年龄下降3.1岁,已基本消除文盲村干部。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