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对口支援

重庆援藏思路获中央首肯 为援藏工作开辟新路

刘长发 陈波    发布时间: 2010-08-10 09:53:00    来源:重庆日报

8月2日,西藏昌都芒康县这位名叫斯朗卓玛的老人,在自家的院坝前拧开了水龙头
8月2日,西藏昌都芒康县这位名叫斯朗卓玛的老人,在自家的院坝前拧开了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顿时哗哗流出。她说:“去年,重庆来的援藏干部帮我们把自来水管铺设到了家门口。”

  重庆对口援助的昌都地区处于横断山脉,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距离拉萨和成都均在1000公里以上。

  地广人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制约着昌都的经济社会发展,万重大山的阻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因此,当重庆第五批援藏干部抵达昌都后,援藏领队、昌都地委副书记胡奇明,便将“智力援藏”提到重要位置。

  胡奇明根据自己在调研中掌握的情况,写成了《关于昌都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提出昌都发展,除要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之外,还要正确处理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增加总量与提高质量、协调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三大关系,并明确提出抓交通、促开放、争投资、做大做强新增长点的发展方向。

  最终,此文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肯定,并在《国内动态清样》上转发,成为全国援藏工作的重要参考。

  “这三年来,昌都每年的总体发展工作思路都由他起草初稿,形成初稿后,他还要征求二三十个部门的意见,反复进行打磨。”昌都地委副秘书长祝正国感叹,入藏之初,胡奇明分管地委办公室,一开始他就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使地委办文、办会、办事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了一大步。

  2008年,分管宣传思想工作后,胡奇明又一举使以往毫不占优势的昌都地区,夺得西藏自治区思想工作评比第二名,法制宣传工作也获得自治区表彰。

  “昌都需要资金、项目的援助,更需要先进的观念、制度的援助。”昌都地委组织部部长朱中奎说,重庆援藏干部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将内地先进的思想、观念、制度带到了昌都,“这种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援藏方式的转变,为援藏工作趟出了一条新路。”

  出奇招谋划艺术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实在想不到,那么严峻的环境下,芒康还能举行艺术节;更没想到,一场艺术节就引来了6个多亿的投资!”2010年8月1日,芒康县委办主任陈烈,回忆起一年前那场轰动一时的“芒康·盐井”旅游文化艺术节时,仍然难掩激动。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之地”,处于“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腹心地带,是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进藏的第一站。

  2009年上半年,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重庆援藏干部、芒康县委书记龚均面前。那就是,究竟按不按惯例举办西藏茶马古道“芒康·盐井”旅游文化艺术节。

  当时距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不到半年,境内暗流涌动,芒康维稳形势依然严峻。举办艺术节不可预测的风险极大。

  “一开始我并不想举办。”龚均坦承,艺术节举办经历了一个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程。但他同时也认为,藏区保稳定就离不开发展,只有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才能更好地保持稳定。

  反复权衡后,龚均决定艺术节一定要办,但是必须把工作做细、做深。

  随后,一出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盛会就此展开。

  2009年9月4日至5日,第三届西藏茶马古道“芒康·盐井”旅游文化艺术节,在芒康召开。

  此次艺术节盛况空前。500余名区内外来宾及6万余人次各族各界群众参加了盛会。艺术节丰富的内容,宏大的规模,吸引了38个区内外党政代表团、37家企业、12个文艺团体和其他各地游客的广泛参与。

  更重要的是,艺术节期间举行的经贸洽谈活动,实现协议资金6.505亿元,有效加快了芒康借助外力求发展的步伐。

  “复杂条件下,精于谋划,祭出奇招,成果斐然,此次艺术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芒康县长多嘉盛赞此次艺术节,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为藏区干部今后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不仅是节日办得精彩,有关对藏区旅游的谋划,援藏干部考虑更深,谋划很细,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元素,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深层变革。

  7月28日,昌都旅游局局长张云谈起这批援藏干部时,眼中仍含着不舍:“他们给西藏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很深刻,一些理念开阔了当地旅游干部的眼界。”

  援藏干部、芒康县分管旅游的副县长黄燕就是力促藏区旅游发展的推动者。刚进入藏区时,面对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黄燕大为称奇,认为找到了用武之地,但与内地先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相比,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不够完善、资金投入匮乏,成为制约藏区旅游发展的瓶颈。

  为此,他组织干部、邀请专家召开旅游发展研讨会,形成了《芒康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还帮助当地引进外来企业开发旅游。

  2008年6月,芒康县政府与西藏宏绩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藏旅游开发总公司签署了芒康南部旅游景区景点整体开发协议,项目总投资5亿元。目前,整体开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项改革每年节支700万

  藏族干部热评体制机制援藏胜过百万资金“输血”

  自重庆第五批援藏干部进入昌都以来,当地的干部群众就发现了许多新变化。对昌都地区财政局而言,这种变化首先就来自于机关的“门面”。

  “一进大楼,办事程序、规章制度甚至科室位置都全部上墙,如此‘透明’的机关,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位走进财政局办事的人员感叹。

  “此举在昌都可算是开了先河!”该局监督检查会计科科长格桑尼玛说,这一切都是2007年重庆援藏干部伍清廉任昌都地区财政局副局长后,主持规范的。

  而该局局长马陵田却笑着说:“这只是小儿科,他还有大动作呢!”

  马所谓的“大动作”,是伍清廉在对全地区11县50多乡镇调研后,提出的一项改革———改变过去按进口车和国产车给公务车辆供油的做法,代以按汽车排量供给油耗。

  这一改革在藏区尚属“激进”,经保守测算,此举每年为当地财政节支700万元!

  此后,伍清廉又在治理超标公务车的行动中,首次引入第三方的拍卖机制,创下一次拍卖590余万元超标车的记录。

  然而令外人不解的是,伍清廉分管工作之一的监督会计工作,向来是容易得罪人的“火山口”,但3年来他却获得了包括被整治部门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高度认可。

  格桑尼玛道出了其中奥妙:伍清廉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与监察、审计等部门协调,成立了一个政务平台,并与各有关部门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财政监督会计工作并非找茬,而是在帮对方规范财政制度,从而赢得了他们的高度理解。

  2010年1月,昌都财政局被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会计监督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西藏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有新想法、新思路,对昌都财政工作提出了很多先进理念。”该局党组书记、藏族干部舒敏江认为,对财政工作而言,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援藏,胜过百万资金的“输血”。

  智力援藏

  看不见的改变遍地开花

  由于特殊的民族和宗教文化,昌都牧民对藏区牧业的关键一环牦牛养殖,秉持着“惜杀惜售”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当地“漫山遍野牦牛跑,市场不见牦牛肉”。

  “牧民将牦牛视为家庭财富,养十几年都不肯出栏。”类乌齐县农牧局副局长赖乾优曾经想过无数办法,引导牧民将牦牛早日出栏,但却毫不见效。

  “4万人口15万头牦牛,草场早已不堪重负。”赖乾优表示,专家推算过,由于牧民不肯出栏牦牛,该县草场牲畜承载量在上世纪60年代末便已基本饱和,到80年代末已超载15.8万个绵羊单位。草场超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争夺草场的冲突日益频繁。

  重庆援藏干部、类乌齐县委书记熊伟与副县长邓明一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远赴吉林、新疆等地学习养殖技术,探讨如何解决周期长、效益低的牦牛传统放养模式问题。

  最终,熊伟编制了《类乌齐县牦牛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邓明编制了《类乌齐县牦牛产业化建设发展规划》。

  2009年,类乌齐县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成,首批采用牧民入股方式入栏60头牦牛。随后,该基地被西藏质监局列为全区74个县(市、区)唯一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7月29日,觉恩卡村,蓝天白云下,1000亩牦牛基地内,草盛牛壮。牧民达娃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基地的牦牛收购价达13元/斤,6岁左右牦牛送到基地,3个月下来即可长到七八百斤,加上每出栏一头牦牛政府补助100元,一头牦牛增收1万元是铁定的。

  “以后我自己也要这么做,你们基地的技术人员能不能帮帮我?”这是原本传统观念浓郁、极力反对修建牦牛育肥基地的农牧民群众,在参观了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牦牛的长势后倾吐的肺腑之言。

  一段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养殖模式,就此被突破。

  为了引入发达地区的先进观念,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芒康县委书记龚均亲自谋划组织,将部分县级领导、乡(镇)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送往重庆和深圳、中山、海南等沿海城市考察,以此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和能力。

  观念的突破在于思想的解放。援藏干部、昌都地区行署副秘书长黎宏,将以前的工作经历与昌都实际相结合,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市县领导月刊》、《中国领导干部论坛》等著名国家级刊物,发表《时下稳定也是发展》等9篇政论文章,以此推动智力援藏走向深入。

  观念的突破更在于人的作用。重庆第五批援藏干部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援藏领域。先后引入内地专家到昌都指导技术16批、131人次;邀请重庆有关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赴昌都考察指导工作15批125人次;组织昌都干部、医生、农牧民赴渝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短期培训11批285人次,结成友好区县两对。

 

(责编:丁丁)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