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历史回顾

公路改变西藏

赵众志 贾立君    发布时间: 2004-12-16 15:33:12    来源: 中国西藏

川藏线上海拔4681米的业拉山公路。土登摄


  一亿年前还是波涛汹涌的古地中海一部分的青藏高原,由于印度洋扩张、地壳运动、大地抬升,印度次大陆一头扎进一马平川的欧亚大陆之下,惊天动地的碰撞使青藏高原横空出世,成为千沟万壑的“世界屋脊”。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青藏高原长期少为外人所知。直至上世纪初,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仍是外界遥不可及之地。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形容西藏的交通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那时人们出行主要靠两条腿艰难跋涉,运输全凭人背畜驮。

  新中国成立前,整个西藏除拉萨城内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不到1公里的土路外,没有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50年来,雪域高原西藏的公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通车里程逐年递增,到今天,庞大的公路网像血管一样,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藏区各地,使落后的西藏紧随祖国内地的蓬勃发展而发展。

拉孜铁索桥下的牛皮般。陈宗烈摄


  五十年后“八万里”

  西藏公路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经过短短50年,现代化的交通格局目前已基本形成。

  据刚刚卸任的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加措介绍,1951年,11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号召,兵分两路,于1954年修通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从此改变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

  加措说,截至2003年底,西藏公路总里程已达41302公里,其中油路里程达3000公里,达到二级标准的路面1200公里,县道以上公路通车里程3268公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32195公里。其中,全区683个乡镇和5956个行政村,有627个乡镇和4214个行政村通了汽车,通车率分别达到92%和71%,西藏公路辐射全区的“三纵两横,六个通道”框架基本形成。

  加措说,以前,西藏农牧区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偏远地区经济不能很好地和中心城镇衔接起来,如今随公路交通情况的改善,这一矛盾正得到缓解,一些原本因西藏交通条件落后而不愿投资的客商,也开始光顾偏远农牧区。

西藏隆子宗的独木桥。陈宗烈摄

  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开通的省际班车线15条、区内客运班线135条,日发班车283次,日均客流量8000人次,已形成大中小车辆、高中低车型结合的公路客运新格局。同时,道路货运市场完全放开,全区货运车辆已达2万多台,保证了进出藏物资的运输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公路建设的投资补贴力度。从和平解放到1989年,中央对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投资达70亿元,此后扶持力度更大,尤其是“十五”期间,总投资额将达140亿元,约占全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四通八达的公路让农牧区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走向世界,城乡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整个西藏的经济、社会必然会随公路交通的发展而逐步壮大”,加措说。 

  “西藏生命线”青藏公路

  长期承担着90%以上进出藏物资和85%以上客运任务的青藏公路,被誉为“西藏生命线”。今年8月24日,这条跨越众多高山大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进藏大动脉三期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全球海拔最高的二级油路从此诞生。

  青藏公路建成通车50年来,公路等级不断提高。1954年简易公路建成,此后,国家相继投资近30亿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整改,并于1985年实现全线黑色化沥青路面、1999年实现消除冻土和水毁等病灾隐患;今天,全长1156公里的青藏公路拉萨至格尔木段达到国家二级油路标准,青藏公路管理分局局长李留丰说,这是“‘高原天路’伴随社会发展的一种质的飞跃”。

拉萨江苏东路夜景。土登摄

  在青藏公路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甘肃省定西市一位温姓司机说,5年前他开大货车从格尔木到拉萨,来回用了两天多时间,现在17个小时就能赶到。

  祖籍甘肃张掖的八旬老人刘光繁是新中国第一批筑路工人。当年他牵着骆驼参与青藏公路建设,从格尔木到拉萨整整走了3个月。“住地窝子睡帐篷,吃炒面喝酥油茶、一洋镐一铁锹、一筐土一担石”,和同伴们建起了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条公路。如今,经过3次整改、已达二级标准的青藏公路,仅用一天就可将客货物资从格尔木运到拉萨,实现了朝发夕至。

  记者发现,不管是穿越茫茫草原,还是跨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在青藏公路上来往穿梭的车辆速度均在八九十迈以上,平整的路面使驾车的感觉十分惬意。

  青藏公路“提速”使雪域高原不再遥远。近两年,自驾车穿越青藏公路到拉萨旅游的人明显增多。西藏自治区公安厅驻格尔木交警支队提供的材料表明,今年以来已有大约3000多自驾车旅游者经此路进藏,这其中还不包括骑摩托或自行车进藏的旅游爱好者。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后,青藏公路还成了铁路建设材料和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已达二级油路标准的青藏公路不再脆弱、不再时常堵车,完全可以承载铁路重型用车的需求。加措认为,如今的青藏公路“把边远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得越来越紧、越来越近”,必将极大地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亚洲第一“公路滑坡群”变通途

  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102滑坡群历来是川藏公路上最难逾越的“天险”,在它困扰了西藏交通近半个世纪后,经过两年多的整治和观测,如今天险终于变通途。

 

  102滑坡群有一段流传甚广的真实故事:一位军人回家探亲,步行路过102,时值正午,烈日当头,他在极其困乏之下躺到山顶的一棵树下休息,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但醒来时,却惊骇地发现自已身处山腰,流动的砂石竟连人带树向下滑了几十米! 

  走过川藏路的司机都深知102的凶险。这段路位于川藏公路西藏波密县通麦镇以东9公里左右,因附近驻有102道班而得名,由于沿线山体疏松,附近遍布雪山河流,遇有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因而有“死亡路段”之称。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6月至2000年12月,102路段发生翻车事故20起,两台推土机报废,9人死亡。1995年以后,因滑坡出现断道年均50天以上。用加措的话说,102是“总修总烂,像块治不愈的疮”。

川藏线上的新型护坡工程。土登摄

 

  2001起,经过两年多的全面整治,这段路终于“起死回生”。加措厅长认为,尽管102的问题没能根本解决,但如再有滑坡等类似事故发生,护路人员可以尽快将水泥路上的障碍清除,保持道路畅道。事实上,102整改工程已经受了两年雨季的考验,未发生滑坡、塌方等灾害,而且,目前这一路段已成为川藏路上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