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历史回顾

西藏古代的桥

张北平    发布时间: 1996-04-01 15:44:26    来源:

  西藏高山峡谷造趣连绵,江河沟壑纵横密布,几千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先民,建造了许多造型优美,设计优秀的桥梁,成为祖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索桥

  索桥是西藏地区较古老的一种桥梁藏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激流奔突,不易架桥,故早在西汉时期,索桥的雏形——溜索桥即已出现,藏民以藤或牛皮制索,横悬在两岸陡峭的崖壁上,索上系一木质圆筒(即溜筒),筒外系绳,绳端系短木,另以一绳连接多数竹圈,亦系于两岸,溜筒缚绳上,绳动则筒动,渡河之人,骑坐在短木上,将筒挟在腋下,两岸之人则拉绳,即可横渡,也可一手抱溜筒,一手抓竹索,摇曳而过,运送物件则将其缚在筒上,两岸以便拉绳,此之谓“平溜”。

  还有一种“陡溜”,清史记载:“其制,两岸立竹,股竹为索,或长百丈,短亦六、七十丈,横截崛江,断木为筒,状如覆瓦,系绳于上,凡村民与羌民往来,各以麻绳连筒缚身于索,仰面,以手攀索而渡,然后登岸解绳,虽渡牛马亦然,每处溜索二条,东西各置低昂,以筒溜之,甚速且便。”

  平溜与陡溜的区别是,平溜只需一根索,陡溜则需一来一往两根索。

  高山峡谷地区溜索悬渡的惊险状况,清代诗人吴升曾作过形象的描绘:

  “上无一发可援手,下则百丈奔惊龙。

  身如云浮脚绵软,达岸回视人飞空。”

  溜索桥后来发展为藤索桥,如西藏洛瑜藤索桥即以藤条编成缆索,如碗口粗,共47根,连接于两岸的木框塔架上再用20个粗藤做成的圆圈,均匀分系在47根缆索中,整个索桥成一圆筒形再用细藤编制桥面及护栏网,即可行人该桥横跨雅鲁藏布江,跨径约130公尺,高出水面40多公尺虽屡经风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由于藤索桥容易朽坏,必须经常维修,耗工费事,因此不少地方的藤索桥后来都改建为坚固耐用的铁索桥。西藏地区的第一座铁索桥大约出现于隋唐时期。据《旧唐书》记载,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唐九征破吐蕃于创川,毁其铁索桥可见早在七世纪,吐蕃地区已有了铁索桥。已故四川大学教授唐嘉弘认为:“西藏地区以内,早一点的铁索桥,大概是唐代的铁桥。……唐代吐蕃曾多次和皇朝中央在铁桥一带战斗,主要是为了争夺盐铁之利。吐蕃与南诏也是为了盐铁,在这一带多次发生战争。其地区大约在(四川的)盐源、(云南的)宁蒗以南,(云南的)大姚至洱海以北,(云南的)中甸、丽江以东铁桥就架在金沙江第一大湾直到渡口(今四川攀枝花市)这段河面上。据向达先生研究,桥址约在石鼓至桥头一带。唐代吐蕃到成都的两条重要交通线之一,就是经(云南)维西、中甸、丽江一带,渡过铁桥,再到(四川)邛海、西昌。桥的建造,有人说是吐蕃所为。”这段引文说明,唐代吐蕃由于战争和联结东西方交通的需要,已经在大江大河之上架设了铁索桥。当时的吐蕃国正处部落兼并,力图统一的鼎盛时期,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故西藏地区第一座铁索桥的诞生应在公元7-8世纪

  藏文史籍上记述大规模兴建铁索桥是在明代。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建桥大师是藏戏的创始人、噶举派(白教)喇嘛汤东杰布(1385-1465年)。汤东杰布先后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上,建造了大约58座铁索桥和60多座木桥。他四处诵经化缘,募集资金,收集废铁,制造铁链。并组织民间艺人和工匠,一方面编演藏戏积累资金,一方面大力建桥造船,为西藏交通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索桥的架设方法有数种。第一种方法通常用于两山壁立,水势汹,岩石犬牙交错,舟揖不通的峡谷上。首先在一侧岸边的主索上系上一根长长的细牛毛绳,再用弓箭带上细绳,射向对岸,对岸之人接到细绳后,将主索拖带过去。如此将数根主索拖牵过江后,再固定在石砌塔碉内或木塔柱(又名将军柱)上,并连接在木轮辘上,以便绞紧主索,控制悬索的下垂度。在悬崖深谷之岸上,则往往凿以石洞,缆索穿洞后再锚固。主索为铁链或藤索,固定后,再用牛皮条或细藤条缠绕主索,最后铺上木板或纺织藤网作桥面即成;第二种方法一般应用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先是两岸各一人,同时向上游河心抛掷引缆绳,绳头上系有石头或金属锤。当两条缆绳在河心绞接后,由于水流汹涌翻滚而拧绞为一,然后再利用缆绳将铁链或藤索引过江,最后照第一种方法固定后铺上桥面即成;第三种方法是用牛皮筏或木船(汤东杰布曾发明了马头木船),将铁索盘于船上,驶向对岸,边驶边徐徐施放铁索。由于铁索沉重,遇水急浪大,船筏往往被惊涛骇浪吞没,舟覆索沉。后来,聪明的藏族人民从溜索攀附渡河得到启示,先用细绳子,下悬铁锤,把它甩过河,再用它把粗麻绳拉过河,通过粗麻绳将粗竹索牵引到对岸。竹索上套有十多个绳圈或短竹筒,再把铁索系在绳圈或短竹筒上,用人力在对岸拉动长绳,将铁索牵拽过河。

  上述几种架设索桥的方法,与当时云贵高原和巴蜀地区架桥方法大致相同。唯吐蕃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索桥多用牛皮条编织,较少用藤条。

  古代吐蕃地区的铁索桥有双链和四链两种。双链铁索桥下吊牛皮条或藤条,条上铺木板或藤网,铁索则作左右扶手,一般只能供人行。四链铁索桥分为两上索和两下索,上下索之间编制牛皮条或藤条作护栏,两个索之间绑以木板作桥面,人畜均可通行。

  悬系索桥的索塔在吐蕃地区以石砌碉堡为常见,铁索即锚固在预先埋设在石堡内的铁环上。巍峨的石堡与飞悬的铁索相配,十分雄伟壮观!现残存于曲水县雅鲁藏布江岸上的楚乌里铁索桥石堡和位于泽当县雅鲁藏布江岸上的浪古铁索桥石堡,均传为汤东杰布率众建造。其建筑结构之合理,石堡与铁索相配之恰当,足证汤东杰布的高水平和建筑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一些建于村落间的小河谷上的索桥之索塔,则用木柱埋置于石砌墩台中,主索系在木柱上,或跨于木柱横梁上,索的一端固定在木桩上,另一端固定在木轮辘上,当悬索下垂过低时,可以随时转动木轮辘收紧。

  至今,西藏许多地区仍保存着古代的悬索桥,古代的架桥方法目前仍在沿用。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