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快讯

二代养路工:30公里沿江路情牵父子两代人

王昕秀    发布时间: 2011-05-09 09:2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二代养路人巴桑
二代养路人巴桑 摄影:王昕秀

  1985年,巴桑17岁。有一天,他从做了一辈子养路工的父亲手里接过铁铲时,一下子觉得担子很重,却又突然感觉很轻松。从未干过的养路工作,生疏得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从小到大看着的这些场景,其实又熟悉得那么亲切。这仿佛是一种宿命的回归。父亲养路生涯结束了,而作为长子的巴桑,未来至少长达30余年的漫漫养路人生又即将开始。这一天,巴桑正式从“小道班”升格成了一名高原养路人。

  “我是在公路边上长大的小孩,小时候的印象,就是不停地搬家,来来回回。”巴桑十分熟练地细数着他记事以来住过的126、127、128等道班。尽管这些承载着他童年、少年时期的地方,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堆不知含义的数字。

  道班,负责若干公里养路工程的公路管理系统最基层单位。可以说,有公路的地方,就有道班,就有道班工人。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巴桑的父亲,江白曲登时为哲蚌寺的一名僧人,自愿还俗来到林芝工布江达县境内,参与修路养路的工作,并由此成为了川藏线林芝境内第一批高原养路人。

  西藏的道班,是以10公里为一个班来开展养护工作。这个数值,是基于对当时西藏公路现状和人员技术设备能力考量而定下来的。没有车辆,所有上下班都得靠两条腿;没有机械化设备,所有养护工作全靠肩扛手提。在巴桑的印象里,每隔几年,全家就会向前、向后的道班上移动。这是规定,道班工人必须轮换道班点。这意味着,居无定所,家只能在路上。

  巴桑出生在道班上,长在道班上。陪伴他童年的就只有长长的公路。巴桑文化水平不高,只断断续续上了小学,而这是当时所有在道班上长大的孩子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上学难。“那时候镇里、县里又没有寄宿学校,没有上学的地方。后来好不容易上学了,家里又搬家到米拉山那个道班去了,只能被迫中断学业,那时候我正上着小学三年级。不过这在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尽管已经过去三十余年,从巴桑急切的语气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遗憾以及理解。

  在路边长大的小孩,几乎都有过被父母绑在背上带到养护路段跟着一块劳作的经历;10岁以上的就需要上山拾柴火,帮助家里干活了。当这些小孩在路上玩耍时,过路的汽车会称呼他们为“小道班”。1985年,巴桑的父亲到了退休的年纪,巴桑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养路工人。这样一干至今就是26年。

如今养路工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是林芝工布江达公路段八工区职工院
如今养路工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是林芝工布江达公路段八工区职工院。 摄影:王昕秀

  “献了青春献众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说的就是巴桑及其父辈。两代人将一生全部奉献在了西藏绵绵不绝的公路上,路就是他们的全部寄托和希望。

  与父辈相比,巴桑经历的西藏公路变化是巨大的。参加工作后,巴桑开始了最为艰辛的“搓土路”的养护阶段。由于当时他所在的工布江达公路段全是土路,除了需要保持畅通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养护道班所在的10公里土路。

  走过土路的人都知道,路面状况差,坑洼不平。久旱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而雨季到来的时候,土壤就被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

  虽然只是川藏南线上的一小截,却是浓缩了整条公路所面临的地质灾害。修路不易,养路更难。在川藏南线上养路,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其复杂的地质构造。而这条路,素有“公路病害百科全书”之称,滑坡、地震、泥石流、坍塌、翻浆、飞石以及路基水毁、冰害等公路病害频繁。

  巴桑所说的“搓土路”,最终是要将坑坑洼洼的土路通过填补、分拣等养护,达到光滑如玉,经风沐雨也难以把路泡烂的效果。常年下来,由于大部分人都用右手、左腿使力撬动铲子,养路工人身体都得了一个标准的“习惯印记”:左肩高于右肩。常年接触工具的两个手掌和左膝,全是厚厚一层老茧。

  有人说,走在如履平地的土路上,就能感受到养路人“路在心上”的良苦用心。只有泡在路上,环境有多艰苦,道路就有多平坦。

  可这是一项苦力活,工人们挥汗如雨奋战在路上的时候,还要面对世俗的眼光。巴桑说,当时镇里流传着一句话:“当养路工人还不如死了算了。”家里有女儿的都不愿意找个养路工人做女婿,就怕被别人看不起。很多小伙子就这样被耽误了,巴桑至今未娶,提起这个话题,他很沉默。

  10公里,一个接一个,路不断向前延伸。1998、1999年,拉萨至林芝通上了油路。这条平坦大道,巴桑和同事们盼了很多年。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的养护生涯才真正进入较为轻松的阶段。许多“道班”开始撤销,成为了“工区”。工区与道班分工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最大的不同就是养护路段的里程数长短不一,工区辖段从10公里至少延长至了30公里。

今年工区新配的上下班通勤车
今年工区新配的上下班通勤车 摄影:王昕秀

  路通了,养护设备开始了机械化。巴桑们告别了两代高原养路人四十年来走路十几公里上下班的历史,工区里有了巡护车、工具车、小型的护路设备等。今年4月,上级部门又给工区新发了一台18人座的上下班通勤车,“这个只载人,不载工具,分开的。”巴桑指着停在篮球场上黄白相间的新中巴车,言语中充满了骄傲。

  车辆停在篮球场上?没错,巴桑如今在林芝工布江达公路段八工区工作,这个职工院已是附近工区中最好的一个,2009年修建完毕并入住,如今有10余户人家住在工区院里。院子面积不大,生活里的篮球场与工作需要的停车场也就合二为一了。院子中间是一个并不繁茂的小花园,能看出院落新建时间并不长,新栽的小树吐露着新芽,焕发着无限生机,春意盎然。

  巴桑今年3月刚搬到这个职工院里,80平米的房间,由于只有他一个人住,显得有些空旷。尽管是单元楼房,在设计上还是颇具心思,按照藏族人的习惯,将厨房修得很大。巴桑在房间里摆上了两张藏床,显得很温馨。桌子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巴桑说,闲暇时这就是他最大的娱乐,看看碟,打打游戏。
  历史的痕迹往往在个人身上能得到永久的保存。油路通了之后,巴桑身上的老茧开始退去,与父辈相比,他掌握了更多机械化养护的技能。曾经对养路工来说,吃水、吃菜、看电视等难题,他经历过,也已全然度过。然而不变的是,他依然沿着父辈的足迹和精神轨迹,甘当路石,将自己终生的事业寄放在了川藏南线公路上。那30公里的沿江山路,就是巴桑及其父亲两代人的一辈子!

(责编:团团)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