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快讯

青海公路越走越宽阔

王雅琳    发布时间: 2005-12-26 17:02:37    来源: 西海商报

  “九五”期间,青海省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1亿元,到200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8679公里,“十五”期间,我省交通建设投资累计达两百多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8059公里。5年间,我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很多偏僻的乡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同时,全省道路逐步实现等级化,去往青海各旅游景点,从西宁出发几乎一天内就可到达,大大促进了我省的旅游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建设将围绕国道升级改造工程,加快通州二级公路建设,加快建设资源开发经济干线和州际公路联络线。

  小街小巷好走了

  从“十五”前期开始,西宁市投入巨资对省城二十多条小街小巷道路进行改造,居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北园巷的居民对此感触最深,北园巷由于整条道路没有下水管道,过去一到下雨天气,积水无处排放,泡得路面泥泞不堪,经常翻浆,居民们根本无法出行,成为西宁市有名的搓板路;而到了冬天,路面又容易结冰,居民走在路上提心吊胆。2004年,北园巷被列入当年的小城建项目中,全长458米、宽6米北园巷道路改造工程于2004年8月全部完工。同时完成施工的还有毗邻的下滨河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共达288.67万元,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还无偿为居民家接通了下水,解决了北园巷居民长期以来无处倒污水的困难。

  据了解,仅2004年一年,西宁市就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亿余元,新增道路面积达到六万多平方米。冷湖路、泉弯路工程,以及朝阳西路、解放路、花园南街等7条道路大修整治项目均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通车。同时,北玉井巷、饮马街、观门街等11条小城建道路整治项目和盐湖巷、小新街等7条路灯改造项目的完成使西宁市民出行更为便捷了。

  2005年,横跨西宁南北的西宁南北过境公路建成通车,这条路北可直通兰州,南可连接省内重要旅游景观塔尔寺,将西宁北部的西湟一级路、宁大一级路、西兰高速公路及南部的西塔高速公路连为一体,成为城市过境主要公路。同时,2005年西宁政府计划安排实施道路大修、小街小巷改造等工程共24项,计划投资7000万元,完成交通巷、西大街、人民街等道路大修及小街小巷改造工程16项,小桥大街、长江路、东大街等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改造工程5项的计划进行顺利。另外,记者获悉,西宁市目前在建的十几条城市道路都是由低等级道路向二级以上城市道路转变,这意味着西宁市的道路也将更加宽阔。

  高速公路跨省对接

  “十五”以来,我省道路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2003年,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随后,西湟、湟倒一级公路、西塔高速公路、湟贵二级公路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由省会西宁通往湟中、湟源、平安、大通、互助等周边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雏形基本打造完成,同时在建的公路还有西互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

  2004年,我省高速公路实现跨省对接,西兰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打通了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省会之间的快速通道,提高并改善了公路等级和路网结构,也打破了以往只有109国道连通西宁至兰州的历史。现在经西兰高速公路,旅客几乎可以直接由高速公路去往国内各省会城市,这也带动了青海的经济发展。

  目前,我省两横三纵公路主骨架网已经逐步形成等级化。两横,即国道109线及国道315线;三纵,指国道214线、国道215线、国道227线。在两横三纵外,还有二十多条省道纵横交错,这些省道正在逐步由低等级公路向高等级、次高等级公路过渡,再加上县乡硬化公路脉络相连,我省的公路网已经基本覆盖全省。此外,牧区道路的改善使得牧民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均拥有摩托车数量几乎成为了全省之首,牧民出门办事开始骑乘摩托车翻山越岭,以往马背上的交通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十五”期间,青海交通的一大实事就是对农村道路的改造。以往,由于青海各地农村道路大多是泥路,村道与乡道大多都是简易道路,出行不便,也使很多农民失了赚钱的机会。而今,随着农村道路建设、硬化的力度加大,农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至今年11月底,西宁市完成农村道路硬化609.841公里,115个村的22.3万人受益,超额完成西宁市实现道路硬化538.371公里的责任目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44万元。

  12月21日,记者在西宁市城北区苏家堡看到,这里的乡村硬化道路已经修到了每一户村民的门前,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一个花农告诉记者,以前路不好,种的花往外运还得自己骑自行车和家人肩背手扛,十分不方便,但自从村道硬化后,他自购了一台微型货车,专门负责送货,生意做的十分红火。

  道路建设拉动旅游业

  以往,青海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可以乘坐汽车两个小时到达兰州。而今,高速公路贯通后,出省旅游变得简单起来了。同时,由于道路的改善,自驾游已经在青海悄然兴起,西宁市专门提供自驾游服务的出租车行逐渐增多。一名租车行老板告诉记者,租车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黄金周及两节期间,租车行的车辆租出率一般都能达到100%,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道路好了,前来我省旅游的人也多了。省城某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告诉记者,由于路况好,西宁至青海的各大旅游景点几乎都是一日到达,乘客不用再受颠簸之苦了,对我省的旅游印象更好了,这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我省旅游人数已经突破60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6%,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

  道路建设助力环湖赛

  我省道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有了举办一系列的体育盛事的能力,如环湖赛,并且环湖赛的等级也在不断升高。在第一届环湖赛时,有关部门曾经为了在机场到宾馆选择一条好路作为迎宾路迎接运动员煞费苦心,但在以后的几届环湖赛中,运动员直接乘车经高速路可以直达市区,高速公路两旁,假山林立、灌木玫瑰摇曳,给运动员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2004年环湖赛的整个1291.8公里路段中,就有1200公里是新建和改建的。2005年环湖赛,总里程已增至1344公里,翻浆路段做了整改。而西塔、宁大高速公路和湟贵二级路等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使环湖赛处处都是好路段,处处都有好风景。在2005年环湖赛时,记者曾经沿环湖路进行探访,发现道路似一条银带跳跃着铺向天边,路两边油菜花一望无际,远远还可以看到青海湖风景,同行的司机告诉记者,这种路况不亚于高速公路的路况,是他走南闯北若干年中所见过的最好的公路。

  “十一五”期间将构建和谐交通

  我省在“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将围绕国道升级改造工程,加快通州二级公路建设,启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青海境内主要路段的建设,加快建设资源开发经济干线和州际公路联络线,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西宁至各州府达到二级以上等级公路,州至县达到三级以上公路,农村公路建设继续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实现通达和通畅为手段,实行分类指导。到“十一五”末实现乡乡通等级公路,90%以上的乡通油路,行政村全通公路,40%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逐步实现“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对国省道干线和主要出省通道升级改造,构建与经济总量、地区发展、人口分布、交通流量以及资源开发相适应的区域路网,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