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印象西藏
多彩的军垦生活(一)
 
田翠芝   发布时间:2012-09-08 07:30:00   来源:《文史月刊》

  编者按:“支边青年”,是一个颇具沧桑感的话题。一提起它,人们就会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大量北京、上海、天津的知识青年,奔赴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屯田、农垦,他们在边疆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的事迹,已成为史册上的一个亮点。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那时也有一批热血青年,在毫不声张中,悄悄告别亲人,踏上遥远的路程,去到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西藏高原事农、戍边。由于各级报刊一直没有涉及此事,使河南青年进藏支援边疆建设的往事,成为一段多年来鲜为人知、被尘封的历史。作者有幸是当年进藏支边青年中的一员,现将当年的情况挂一漏万地写出来,既供大家粗略地了解,也为纪念当年那段流金岁月。   

  经过十来天忍饥耐寒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拉萨。拉萨的海拔相对要低一些,气候条件要比青藏路上的五道梁、唐古拉等地好得多,较适宜人居,是西藏的宜农区。在欢迎的锣鼓声中,卡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八一农场。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到达了目的地,也知道我们是来当军工,不是来当兵的,因此,稍有失落感,但很快被兴奋、新奇所冲淡。几天后,又知道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也有支边青年要来,河南一共1000多人。北京、山东也有支边青年早我们几个月到来,我们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农场的军工都穿军服,不戴领章帽徽,隶属西藏军区生产部,番号是406部队。我们到来之前,生产部的军工大部分是当年解放西藏时的进藏老兵集体就地转业,还有一部分当地招的藏族人,和一些后来进藏的亲属。生产部不仅务农,还办工业、商业、副食加工业、养殖业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军垦事业开启了西藏工业、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繁荣的大门。

  当时,西藏军区生产部在拉萨、山南、林芝、米林、易贡、察隅、林周、澎波和江孜等地都设有农场,农场按部队建制,设有司政后机关,生产单位是队,也称连,任命有连长、指导员,来管理我们,场以上领导大都有现役军人担任。生产部驻地在拉萨西郊,和八一农场毗邻,部机关人员基本上都是现役军人。
到拉萨后,场里给我们发了工资,每月三十一块两毛。场里组织我们去市里购买日用必须品,因为有十几里路远,还给我们派了车,是敞蓬的卡车。我们初到时看到的拉萨凌乱、萧条,到处是破旧的帐篷和低矮的藏式平房,根本不像个城市。

  8月份正是拉萨的收获季节,我们在场部没有多停留,就按进藏时的建制单位,被分派到了各队搞麦收。我们几十人去了二队的地块,在拉萨去曲水公路旁的山坡上,由于土地瘠薄,麦子长得稀稀拉拉杂草很多,收割起来很困难,半天才割一把。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城里娃,过去在家都没干过这种活儿,拿镰刀的手,很快就磨起血泡,疼得钻心,腰也累得要断了似的。西藏的干土不沾身,割麦中途领导一发话休息,我们就就地一歪,伸展开四肢,躺在地上看高空中的蓝天白云。西藏高原的晴空很独特,瓦蓝、深邃,洁白明丽又如梦似画的云朵变幻无穷、奇趣万端,十分诱人,十分耐看。我们收割的麦地里生长着许多天南星棵子,那杆上都结着晶莹圆润的红果果,诱人垂涎,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就摘来品尝,结果汁液进口就中毒,嘴麻舌木。附近的山坡上还生长着很多沙棘丛,也结着很多豆粒大的红果果,我们也摘来把玩。中午吃饭了,吃的是用当地“土面”蒸的馒头,因为碱大发黄,我们戏称它是穿了军装。菜是新鲜蔬菜做的大锅菜,比兵站上的要好、要可口。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升级,我们很快就被召回场部,随即,几乎所有分到八一农场的许昌支边青年,还有北京、山东的一部分,都集中去三队学习劳动。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