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印象西藏
艰难的进藏路途
 
田翠芝   发布时间:2012-09-08 07:30:00   来源:《文史月刊》

  编者按:“支边青年”,是一个颇具沧桑感的话题。一提起它,人们就会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大量北京、上海、天津的知识青年,奔赴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屯田、农垦,他们在边疆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的事迹,已成为史册上的一个亮点。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那时也有一批热血青年,在毫不声张中,悄悄告别亲人,踏上遥远的路程,去到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西藏高原事农、戍边。由于各级报刊一直没有涉及此事,使河南青年进藏支援边疆建设的往事,成为一段多年来鲜为人知、被尘封的历史。作者有幸是当年进藏支边青年中的一员,现将当年的情况挂一漏万地写出来,既供大家粗略地了解,也为纪念当年那段流金岁月。

  我家居住在河南襄城县城,1966年春末,镇里来了个军人,说是西藏军区的,要在县里招人进藏。男女不限,但必须是商品粮户口。全县有几百人报名,我当时在家待业,就报了名。6月6日集中学习后,挑选了47人,其中有我。经过政审、体检,我居然合格了。我要到部队去了,尽管去的地方很远,但当时还是很高兴,恨不得马上就出发。那时许昌地区的许昌市、漯河市、襄城县三地共招收了140多人。7月下旬我们在许昌换发服装,衣帽、被褥,换了衣服、编了班排,就坐上火车向着千里之外的西藏进发了。

  火车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运行,到达了西宁。当时,进藏的火车只通到西宁,进出藏都要在西宁落脚、换车。我们一下火车,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兵站的官兵们敲锣打鼓,像欢迎新兵入伍一样欢迎我们到来。我们感到很亲切、很自豪,也很激动。在西宁呆了不到一个星期,我们便换乘几台张着顶蓬的军用解放牌大卡车,向西藏进发了。我们20多个人一台车,背包当座位,互依互靠地拥挤着。当时进藏公路的路况还很差,出西宁没多远,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在日月山下公路被洪水冲垮。我们下车,帮助搬石头、运土填路基,还帮助推车,累得眼冒金星,上气不接下气,这一下子就尝到了缺氧的滋味,对青藏高原的艰苦有了切身体会。

  由于路况差,加上车上拉的是人,卡车走得很慢,专门安排赶到兵站食宿。当时,兵站上的伙食很差,每顿都是乏味的陈大米饭和干菜,味同嚼蜡,由于缺氧,许多人根本吃不下。如错过兵站吃饭,带队的就给我们发几块饼干充饥。越吃不下东西,越难受;越难受,越吃不下东西。我们知道进藏路途艰苦,可没料到会是如此的艰苦。尽管如此,但大家的情绪还是很高涨,照样说笑取乐、一路歌声。

  越往西藏方向走,海拔也越高,气候也越恶劣。从西宁出发时带队的交代我们要多穿衣服。当时,内地热得穿背心,我们想,它能冷到哪儿去?只是穿上了外罩和衬衣。谁知道根本不行。穿了绒衣穿棉衣,后来裹上皮大衣还嫌冷,大家就把坐着的背包打开,把毛皮鞋也穿上了,反正能往身上骨碌的东西,都往身上骨碌。由于天冷和高原反应,很快就有人生病。这时想起进藏时带队领导叮嘱我们的话:“在西藏工作需要闯过气候关、生活关,去掉身上的娇骄二气。”一趟进藏路,似乎是一次洗礼一场考验。为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大家谁都互相鼓励、咬牙坚持。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