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印象西藏
援藏手记:盐村一天(三)
——不朽千年盐田传奇
 
姜万川   发布时间:2012-03-24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加达村的盐田
加达村的盐田 摄影:姜万川

  这里是西藏、云南、四川三省区交汇之地。1300多年前,人们在这里的澜沧江边发现了卤水,发现可以晒出盐。因为有了盐,这个不毛之地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了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集散地。这个地方就是西藏芒康盐井,甚至在几十年前,它名字还是叫盐井县。盐井的盐主要就是由我们加达村出产。加达村的红盐,畅销整个康巴地区……

  在加达村一栋漂亮的藏式房子里,66岁的益西卓玛老人比划着讲述村里的情况,精通藏语的龚队长不停地为我翻译讲解,不时还加上点他自己的分析见解。

  益西卓玛老人身体硬朗,她们全家四口人,共有三亩二分土地,还有31块盐田。土地两季轮流种植青稞和小麦,一家人的口粮绰绰有余。31块盐田晒盐,每年可以收入2万多块钱。龚队长说,像这样既有土地又有盐田的村民,占了这个自然村里90多户人家的大多数。村里也有20多户家庭是只有盐田没有土地,是产盐专业户,村里都称他们为盐民。俗话说,半工半农,一辈子不穷,半盐半农的家庭当然就比纯粹的盐民生活风险要小些。考虑到盐民生产单一,产盐面对市场价格变化不定的具体情况,如今政府已经把村里的20几户家庭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解决了盐民家庭的生活困难。


层层叠叠的盐田 摄影:姜万川

  益西卓玛带领我来到澜沧江边。沿着陡峭的江岸而上,就是一片片层层叠叠的盐田。千百年来,人们在陡峭的江岸向天空要地,用木头架起平台,在平台上铺设盐田,用几十万根木头支撑起了这壮美的奇迹。益西卓玛开动抽水机,白花花的卤水欢快地涌了出来。“以前我们都是用木桶背卤水,算下来背一桶卤水只能挣一分钱,现在用电了,大家都轻松了很多。”说到这些,益西卓玛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