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印象西藏
韩书力:漫谈西藏唐卡
 
韩书力   发布时间:2012-07-22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作者简介】

  韩书力,现代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3年进入西藏从事美术工作至今,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 理事、中国美协理事、西藏文联主席,西藏美协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

  作为宗教绘画的唐卡渐为世俗界所认知,应该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而在西藏,其历史渊源至少有一千五百年以上了。据五世达赖【大昭寺目录】记载,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就曾以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班达拉姆神像。虽然这幅血画已是了无踪迹,但可据此推断在布画上绘制神像说的唐卡画于当时就已出现了。

西藏唐卡
西藏唐卡 来自昵图网

  “唐卡”是音译,即藏地卷轴佛画,受宗教启迪,为信仰服务是其自古至今不变的创作主旨。依表现内容,唐卡的绘制题材可分为四个范畴:一是佛、菩萨类:二是密宗本尊、护法、罗汉类:三是高僧上师造像类:四是曼陀罗、宇宙天体及藏医药类,而以唐卡制作的材质手法异同,唐卡又可大致分为手绘唐卡,称为“止唐”和刺绣或堆绣唐卡,称为“国唐”。而刺绣品多为明清两朝皇帝赏赐西藏僧俗上层的缂丝唐卡,至于堆唐作品,人们熟悉的拉萨雪顿节哲蚌寺展示的巨幅佛像应属“国唐”之最了。二手绘的“止唐”,则又因西藏多地区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众多流派和样式,问缘起于喜马拉雅中段山脉和雅鲁藏布中游极地走廊的缅当画派与青孜画派则是“止唐”的主要画派。改派作品多呈色调富丽整峻,笔法精微绝伦,通体辉灿而神秘莫测的鲜明特征,在东方绘画长河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我们知道,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西藏历史上没有文人画种和文人画家的概念。寺庙与民间画师,首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其次才是社会分工意义上的画匠、画师。绘制唐卡,首要之义是宗教桑的礼佛与供奉,而后才是安生立命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可以说一幅唐卡作品的绘制过程也是一位妙手信徒修持供养的过程。因此,唐卡绘制之前,往往需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如诵颂经文,焚香供敬和发放布施等,如有条件甚至尚需专请高僧大德为之祈祷,算定吉日良辰方能开笔。如上过程,从初涉画坛的艺徒到名满雪域的大师均不能免除。尤其是唐卡艺徒“必先熟读经书,漠然于心”继而从造像经典比例入手,对人体结构有所了解之后再进行衣饰形象的临摹训练。还须学习画布、手笔的制作,矿、植物颜料的研磨、泡制、使用等技巧。经历繁难漫长的训练,数年寒窗磨成一技,真是与寺院僧人的苦修持戒相似。一幅唐卡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工勾细染杀青后,还要请高僧为之进行特殊的装藏,即在所绘佛像的额头、下巴、颈部的背面部位以金红色写上“嗡”“啊”“哞”的梵文,并要以相对应色调的织锦(一般是补色关系)进行“故夏”,即装池后移送寺庙延请僧众诵经开光,以获佛神灵气的加持。至此,一幅唐卡作品才算是最终完成。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