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13世纪初崛起于蒙古北方草原。其与藏传佛教的接触,不得不提到当时的西夏王国。
自公元11世纪以后,后弘期开始,佛教在青藏高原再度复兴,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陆续形成。其后,藏传佛教在东向传播过程中,首先影响了当时的西夏王国,西夏则在藏传佛教进一步东传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学者陈庆英认为,“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藏传佛不同教派的僧人通过西夏地区零星地进入蒙古活动,有的还直接与成吉思汗的家族有了联系,成为蒙古王室与藏传佛教接触的开端。”这一过程发生在“灭西夏及西征中亚的战争中”,“为以后统一藏族地区和蒙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在历史上抛开传说,第一个和西藏发生关系的蒙古王室成员是阔端,而不是传说中的成吉思汗。”
1234年亡金之后,窝阔台将原来的西夏辖区及吐蕃属地(即现今甘青部分藏族地区)划为阔端的份地。为了加强蒙古势力在西夏故地的统治,保障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宁时侧翼的安全,将西藏统一到蒙元的治理之下,1240年(又有记载说1239年),阔端派部将多达那波率军攻入西藏腹地,不仅打开了蒙古王室与西藏地方势力和平谈判的大门,而且也揭开了蒙藏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史学界一般认为,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是从窝阔台汗之子阔端诺颜与西藏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会晤开始的。
1244年,萨班接受阔端的邀请,携两个年幼的侄子八思巴和洽那多吉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于1246年抵达凉州。1247年,萨班与阔端举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晤,最终达成了西藏和平归顺蒙古的协议。其间,萨班亲笔给西藏僧俗写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说明了蒙古帝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蒙古帝国和西藏的政治与宗教关系,同时开启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新篇章。“这次会晤是历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元代中央在西藏建立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西藏地方直辖于中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