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王子》的故事完全来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但是并不让人感到生硬,丹麦的王子或者是西藏的王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类共通的一种母题。《哈姆雷特》从诞生之初,就已经产生无数的演出版本,仅从电影而言,我看过的就有1947年劳伦斯·奥立佛自导自演版,1964年理查德·伯顿导演版,1969年托尼·理查森导演版,1990年梅尔·吉卜森主演版,1996年肯尼斯·布莱纳自导自演版以及哈姆雷特2000现代版。之所以这么多导演乐此不疲,正在于经典剧目所蕴含的永不褪色的终极性思考。
《喜玛拉雅王子》宣传海报
在《哈姆雷特》的诸多电影版本中,每一部都有其特色,然而,所有这些版本变化的只是演员、时空和制作规模,不变的是莎士比亚原著的人物和剧情。《喜玛拉雅王子》的导演胡雪桦关注的则是:王后在先王驾崩后委身王弟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这是莎士比亚原作的“留白”。因此,他这部电影就是用爱来化解仇杀和超越死亡。这样的阐释得到了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和旅居莎士比亚故乡的藏族学者多吉才郎的赞赏,他们的加盟编剧为影片增添了生命轮回的藏传佛教色彩。冯小刚的《夜宴》也是改编自《哈姆雷特》,不过是以“欲望和寂寞”为主题,而此片则是以“复仇和宽恕”为主题,更带有藏族民族文化的特色。
国外有学者从人类学角度阐释莎士比亚的原剧,认为王子的犹豫是表明了一种原始的部落“弃老”、“杀老”仪式的正当性,新王杀死老王是符合部落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的。《喜玛拉雅王子》在这一点上可谓若符合契,仇杀的宽恕与新生儿的即位,表明了“杀老”仪式血腥的外表下面的正义与必然。类似的故事,同样出现于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