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西行万里 > 相关文章
结巴乡
 
   发布时间:2012-03-25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西藏翻身农奴的好榜样——乃东县结巴乡“朗生互助组”。
西藏翻身农奴的好榜样——乃东县结巴乡“朗生互助组”(1963) 摄影:陈宗烈

  结巴乡是西藏最早实行民主改革的乡之一,西藏第一个“朗生(最下等的奴隶)互助组”就是在这里诞生。1959年,“只有身后的影子和地上的脚印”的农奴第一次分到了土地,许多人激动得夜里睡在地里,但由于没有种地经验,分得的农具又少,结巴乡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61年,结巴乡政府决定让群众自愿结成互助组,合作发展农业生产。很快,大部分群众找到了互助伙伴,只有11户朗生因过去给庄园主当马夫、做佣人,不懂农业技术,被排挤在互助组之外。

  “朗生的骨头是金铸的、铁打的”,11户朗生组成了“穷棒子互助组”,他们把全部生产资料——3头耕牛、2个旧铧犁、3个旧木犁架和一些锄头、铁锹集中起来,怀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忘我地投入到生产中。一年后,朗生们就迎来了大丰收。通过卖余粮,他们买了更多的牲畜和农具,把农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成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

  如今的结巴乡结巴村已经是国家4A级景点,位于巴松错湖南岸凹地处,沐浴于雪山与碧波之中的结巴村,晨日照下的田园、桃树下的农舍、纯朴的村民和孩童,鸡鸣犬吠、袅袅炊烟,伴随着工布人民劳动的歌声如仙境般美得醉人。这里也是兴赤赞布王宫遗址所在。

  繁花绿树中,掩映着座座私家花园般幽静的藏式庭院。在巴松措结巴村的任何一个清晨醒来,如果住的是面山的房间,只要抬一抬眼皮,就能看到雪山,很奢侈的幸福。漫步在结巴村自然古朴的村落之中,随处可见工布人善良的笑容。他们有自己的服饰、独特的建筑、不同的节日,甚至语言都与其他藏族不同。

  原始工布风情的藏式村落结巴村有80多户农家,村里的男女都喜穿氆氇制成的“果秀”(毛呢长袍),头戴黑白折围花裹毡帽。妇女腰带银链,喜戴首饰,背披一张猴皮坎肩。随意推开一户人家,就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屋内有火塘、石锅、铝锅等,既可做饭,又可取暖,点的灯是吊在空中的高山松,烧的柴是品质非常好的青冈木,屋顶已被熏成了黑色。吃的是放养的藏香猪、薄石板上烙制的麦饼、松茸烧鸡、巴河鱼、青稞面,喝的是上等的青稞酒。清晨和傍晚,漫步在宁静的巴松措湖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村子里偶尔传来的狗叫让你感觉温暖。

  交通:在巴松错四A级景区内观景台往前只需要再前行七公里,就是结巴村。

  其他:结巴村是一处美得尤如童话一般的村落。前去旅游的旅友们别忘了给那里上学的孩子们带去一些文具,尤其是铅笔。

(责编:石城客)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