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服饰 图片来源:百度
康巴服饰
昌都地区属于康巴藏区,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其当地的服饰也与其它地区的藏族有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多姿多彩的服饰系列。
康巴服饰以雍容华贵而著称,服饰上都装点有美丽而昂贵的金银珠宝,比如玛瑙、裴翠、珊瑚、绿松石等,给人以豪放和贵重之感。且许多服饰都经祖辈相传,以至于经常可以见到些价值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元的服饰,这也成了显示财富多少的标志。
每当赛马会期间,也是观赏康巴藏族服饰的好机会,届时,藏族男女都穿上最珍贵、最华丽的服饰齐集一堂,把美丽华贵展现的淋漓尽致
能歌善舞
藏族人天生便能歌善舞,尤其在昌都地区体现的最为充分,这里可以说是“歌舞的海洋”。相传康巴地区凡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能走路的人都会跳舞。因为康巴地区的藏族人性格豪放粗犷,所以其歌舞也有别与其他地方,显得大开大合,富有渲染力。
在当地最为普遍和风行的便是跳“锅庄”舞, 跳“锅庄”舞时,男女分开,各成一排,然后对跳,男性舞步高扬,歌声浑厚,女性碎步轻盈,歌声甜润悠雅,是来到康巴地区不可错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耍坝子——“萨列”
昌都人民十分热爱大自然。每年藏历五月到六月间,人们携带被褥及足够几日用的美食佳酿、帐篷、锅碗等生活必需品,骑马或徒步到鲜花盛开、水草丰茂的草坝上,或到有温泉有溪流的山林草坝间,搭起帐篷、铺上卡垫,尽情地享用酒食、唱歌、跳舞、打靶、对山歌、猜谜语、赛马、玩游戏等,尽兴方归。
“仲确节”
“仲确节”是类乌齐一带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仲”即“供奉”,“确”即“修习”的意思。从字面上解释,“仲确”即“修行仪轨节”,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举行。
公元1320年,噶举派的高僧乌金贡布亲自主持修建了达垅噶举派主寺“查杰玛”(意为光彩耀目)大殿,并于1326年竣工。为了酬谢当时修建“查杰玛”大殿的广大僧众、外来工匠和教徒,寺院选定藏历六月十五日为吉日,举行隆重的宗教颂赞仪式,从此这一天定名为“仲确节”。人们传说,谁要是能在“仲确节”期间拜佛许愿,则做买卖就能如愿以偿.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单一的宗教节日逐渐演变成为既有宗教仪式,又有现代民间物资交易的综合性节日。因此,如今也有人称“仲确节”为物资交易节。参加节日交易的除本县、本地区的个体商人外,还有来自西藏其他地方的商人。
节日期间,寺院集中所有的高僧、活佛、喇嘛举行隆重的防冰雹、霜等自然灾害和祛除疾病的诵经仪式。反复诵“十六尊者经”、“呼各尊护法神经”和群众敬献布施祈求念诵的经文等。祈祷菩萨保佑,人畜安康,五谷丰登。
远近农牧区的群众穿上洁净的衣服,带上青稞酒、食品等,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查杰玛”大殿后山,有名的“德曲颇章”(胜乐宫殿)神山朝佛,朝拜各种神迹手印、“格萨尔王”神马的蹄印、石刻神像及经文。到神山顶峰朝拜历代噶举派高僧修行的禅洞,到神泉边煨桑,供祭品、撒五谷、茶水和牛奶,青稞酒。在泉边千年柏树上挂满染成五颜六色的羊毛以象征吉祥。在鲜花盛开的草坝上或竖起经风幡,或捡几块小石头修一座座小屋(相传人死后49天内灵魂转游人世间期间的宿房)。
朝完神山,人们又纷纷云集山腰松柏茂密、鲜花盛开的“康珠卓然”(度母舞场)草坝上,跳几圈赞颂“三宝”和山水草木的锅庄,然后下山又聚在神山脚下的“波泽卡”(移来的草坝)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唱歌,跳“卓舞”。此外来自丁青一带的民间艺人表演精彩的“奥妥热巴”(相当于杂技)。还举行赛马、摔跤、抱石头等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