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达赖第一次赴印度以来,50多年间,达赖喇嘛游走世界很多国家,78岁高龄仍不辍兜售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精神领袖”相比,他似乎更适合“金牌销售”这个名号。
说他“金牌”不是没有原因的,不可否认的是,达赖以及他的团队在迎合西方政界现实需求,以及西方民众的心理需求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纵观他几十年来的窜访生涯,不难看出一些趋势。
工业化民主富国是达赖最热衷的地方。据媒体2009年统计,达赖去的国家欧美居多。其中欧洲国家30个,北美9个,南美6个,亚洲13个,非洲3个,大洋洲则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最发达国家。非洲,这片世界上最不发达、最需要“恩慈”的大陆却不为这位宗教领袖所青睐,除经济发达的南非造访过4次外,另两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和加蓬只各去过一次。原因很简单,达赖出访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化缘”,到西方补充“给养”,维持“藏独”体系运转对他来说才是根本。以最近达赖出访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例,就有当地民众抱怨,本来想参加达赖的演讲会,但因为“门票价格太高”而放弃,毕竟1000多美元的价格,不是达赖号称最关心的普通民众都能承担地起的。
达赖还喜欢在敏感时期出访,通常是要与西方的反华需求相结合。1987年西藏发生骚乱,达赖立即在美发表演讲;汶川地震,日本海啸,钓鱼岛问题白热化等时间节点,都可以看到达赖的活动身影。汶川地震期间,在接受英国记者提问时,这位标榜慈悲的喇嘛表示,“同情很自然,但西藏问题更重大”。笔者更愿意称达赖喇嘛为“弄潮儿”,专喜好在风口浪尖上活动,这种特质我们常常称之为“明星综合征”。
不仅在出访目的地、出访时机上有全盘考虑,达赖对出访的内容和活动都有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