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日子,穿的没有,吃的也没有。就连喝水也只能喝凉水……”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亚夏老人唱着自编自创的歌曲。
亚夏现在居住的才召村是政府于1985年从南伊沟山林中整体搬迁出来的。1988年,国务院统筹规划三个珞巴族聚居村落,批准成立了南伊珞巴民族乡。从此,当地珞巴族群众的生活得以根本改善。
透着神采的目光、硬朗的身板,眼前这位80多岁的珞巴族老阿妈坐在村长达娃家的沙发上,将自己人生经历谱成的歌曲,声情并茂地向记者委婉道来。
对于这个从小就被卖身为奴,曾跟牲口住在一起,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才穿上第一双鞋子的老人而言,民主改革前珞巴族群众的悲惨生活是那样刻骨铭心,也许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她的心情。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中国人口普查能实际查到的约有三千人。由于长期居住在山高林密的峡谷地带,从事狩猎耕种活动,过去的珞巴族群众生活非常艰辛,这种情况直到民主改革后才逐渐改善。
“现在的生活是那样美好,衣食无忧……”忽然间,亚夏的声音明快了起来,眼神中也有了异样的光彩。作为“翻译”的达娃告诉记者,这段歌曲是对眼下生活的描绘,她这是在用愉悦的歌声讲述对新生活的赞美。
唱完一支曲子,亚夏手捧桌上的酥油茶一一送到记者手中。她反复双手合十行礼,口中不断念叨着“阿依噶!”达娃对记者说,“阿依噶”在珞巴族语言里是“谢谢”的意思。
尽管亚夏已是耄耋之年,但她清晰的思路和充沛的“精气神”却可从言谈举止中窥见一斑。晚年的她常常在节日和其他重大纪念日里被邀请表演“说唱艺术”,与她同台演出的是乡里文艺队的小姑娘们。
在米林县,还有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珞巴族女性、米林县副县长晓红。这位看起来朴实真诚、一说话偶尔还会脸红的普通女性实则并不“简单”,作为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已与国家领导人8次面对面共商国是,探讨珞巴族发展。
尽管如此,人大代表的身份对于若干年前的晓红来说还是“天方夜谭”。晓红出生在珞巴族一个贫苦家庭里,小学之前都没有穿过鞋子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第一双新鞋子时仍旧有些动容:“第一次穿上鞋子都不舍得把脚放在地上。”
晓红是幸运的,她赶上了西藏农牧区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从最初在村里民办小学学藏语,到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后走上米林县政府工作岗位,再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一路走来,她心怀感恩。
“我能当选人大代表,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重视分不开,”她说,“每次到北京开会,都会提醒自己,我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想到这儿,就会产生一种神圣感!”
与亚夏和晓红一样,新的生活让更多珞巴族妇女过得更加自信充实。在南伊乡,一些妇女通过接受有关藏鸡、藏猪养殖以及蔬菜水果种植的培训,经营起了农家乐,建起了蔬菜大棚。珞巴族妇女的脚步向大山外越走越远。
与此同时,珞巴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适龄女童入学率基本达到100%。一批优秀的珞巴族女性走上了行政、技术和教师的工作岗位。
桑杰是珞巴族走出的女性大学生之一。1997年大专毕业的她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藏语老师。13年教书生涯,桑杰已记不清教过多少学生,但她始终记着母亲当初的谆谆嘱咐:“珍惜政府给的机会,好好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明天就是珞巴族的明天,”她说,“我要将自己在外面的世界看到和学到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在传承珞巴族文化的同时和这个时代一起进步。”
(责编:阳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