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仁秋珍夫妇在自己的藏式小楼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阿依布曾经的家——建在山坡上的“火皮房”。
初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一片片红黄相间的树丛点缀在山谷里,就像一朵朵彩霞在熊熊燃烧。
夕阳斜斜地照射在冷龙村干拥组的一幢藏式小楼上,雪白墙壁的强烈反光刺得人眩目。两层高的主楼前,1间大约10平方米的厨房正要盖屋顶,旁边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各种木料。两层主楼共有大小7间屋子,面积约150平方米。每间屋子里,新装的门和窗户还散发着浓浓的油漆味儿。冷龙村村主任泽仁邓珠正在帮小楼的主人、村里的贫困户阿依布赶制木质地板。“快过年了,他们家要赶制地板来铺屋子。”泽仁邓珠擦擦汗告诉笔者,“如果不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这家贫困户不可能修起这样漂亮的房子。”
整洁、干净的新房虽然空荡荡的,但却让大家眼前一亮。沉浸在拥有新居幸福中的夫妻俩一连串地重复着“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感激之情的背后,是阿依布一家曾经度过的艰苦日子——
2001年春,遭受离婚挫折的阿依布在乡城县修建公路的工地上,认识了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彝族小伙子秋龙富。秋龙富的百般照顾和体贴感动了阿依布,两人于次年3月喜结良缘。婚后,夫妻俩花300元在县城里租下20多平方米空地,又花了2000元钱买木板和石棉瓦,盖了一个“家”。
恩爱的夫妻俩“夫唱妇随”,一起在县城里靠打零工度日。虽然幸福,但夫妻俩的生活却一直拮据。更不幸的是,2005年8月的一场大火,夺走了他们的所有家当。阿依布说:“我攒的几万元钱藏在棉絮里,一起被烧光了。”
失去了家的阿依布夫妻只得投靠居住在冷龙村的哥哥家。“借哥哥的1间屋子一直住到去年3月。”阿依布说,自己一直打算修房子,直到2009年才买到一块地基,“为了方便修房,我们在地基旁的一个草坡上用木板搭了一个‘火皮房’临时住下来。”
幸运的是,今年5月,牧民定居工程的春风吹到了阿依布的家——夫妻俩被列为全村重点贫困建房户。为了帮助夫妻俩建房,乡城县牧民定居办公室拨付资金2.5万元,安排扶贫贴息贷款两万元。在帮扶资金到位后,香巴拉镇立刻安排施工,为他们家开挖公路和地基,冷龙村除了为夫妻俩承担了10年的部分地基租金外,还派出6名有货运车辆的党员负责将建房所需沙子石料全部运到施工地点。
一场由县、镇、村共同帮扶贫困户建房的战斗打响了,历时大半年,一幢价值15万元的藏式小楼建成了。
和阿依布夫妻一同享受到帮扶待遇而修建起漂亮藏式小楼的还有贫困户泽仁秋珍。
“两家的房屋都是由县里统一设计的,所以一模一样。”泽仁邓珠告诉笔者。
“十几年前,我用打工攒下的2000多元钱,买了些木板,找几个人来帮忙钉牢,就算是房间了。木板墙很薄,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就冷得难熬。”泽仁秋珍说。
在自建的“火皮房”居住了1年多后,泽仁秋珍认识了自己的丈夫,“我和丈夫结婚13年多了,一直住在这间十多平方米的‘火皮房’里。加上婚后居住的时间,我在‘火皮房’里一共住了15年了,我想都没有想过现在能住进漂亮的小楼。”
由于泽仁秋珍急需住处,尽管屋子内还没有装修完毕,十多天以前,她就把自己以前所有的家当搬进了新居。
穿过底楼刚刚安好地板的客厅来到二楼,笔者在一间卧室里看到了泽仁秋珍的家产:一张没有垫絮的木板床上,两床薄薄的被子铺在床上,几把凳子围着一个吃饭用的破旧茶几。
面对一间间空荡荡的屋子以及建房后欠下的3万多元债务,泽仁秋珍夫妇依然无比开心。她的丈夫掰着手指头计算:“仅靠我打零工,每月可挣1000多元钱,1年下来尽量存下1万元,三四年后,债务就可以还清了。”
■背景新闻
2008年10月,四川省藏族聚居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根据这一行动计划,四川在4年内投入180亿元,让47万牧民告别传统游牧生活,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支持、牧民自建的方式,加快藏族聚居区牧民定居点建设,大力提高藏族聚居区未定居和半定居的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的目标。
到2012年,甘孜州将完成5.7万余户、26万余人的规划牧民定居任务,建设定居点866个,并配套建设生产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截至目前,自治州已开工定居点313个,新开工定居房两万余户。
(责编:阿菌)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