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伦:为藏鼓倾注全部心力
王立   发布时间:2014-06-11 10:45:00   来源:西藏日报

  鼓距今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鼓乐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发了无数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鼓出现在原始时代,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广泛流传。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还常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被人们广泛应用。藏鼓历史久远,而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而今,雪拉藏鼓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拉萨市尼木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拉萨市西南140公里。尼木县的人文景观别具风采。有宁玛派的早期圣地托噶,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莲花生来藏弘法时期。另有赤松德赞于公元8世纪修建的吉嘎曲德寺,以及古代西藏造桥专家唐东杰布造的尼木铁索桥等,同时也是藏文发明人吞米·桑布扎的故乡。

  初夏,尼木这块意为“麦穗”的宝地已经变得绿油油,我们从贡嘎机场的隧道口驰过,穿过曲水县城后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沿途村落的不少人家都在田间劳作,我们被这一派热情欢快的劳动场面打动,忍不住停车拍照。原本恐怕打扰,没想到尼木的乡亲们对着镜头一点都不扭捏,大大方方,一把草、一朵花都是她们的道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纯真。

  就这样,一路呼吸着雅鲁藏布江的水气,嗅着油菜花的独特香气,听着田间地头的劳动欢歌,我们拐进了尼木县城,寻访雪拉藏鼓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前,要在尼木县寻找手工艺人,还得驱车赶往各乡。现在,尼木县的手工艺人大多集中在县民族手工业园,该园内有集制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工作室,方便人们近距离感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尼木县民族手工业园是集尼木特色藏纸制造、雕刻绘画、尼木藏鼓、经幡印刷及酸奶加工为一体的特色民族手工艺园区,项目实施以来,逐步建立了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了以前尼木县各种手工艺散乱、规模小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传统手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产品产量比原来增加一倍以上。

  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

  我们走进民族手工业园区内的藏鼓作坊时,洛桑丹增正在制作一面大鼓。

  39岁的洛桑丹增是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二组的村民,出生藏鼓世家,他制作藏鼓已经10多年了。

  从洛桑丹增祖辈起,便世代制作藏鼓。目前,整个尼木县就他们一家还在制作藏鼓。洛桑丹增制作的是一个直径1.1米的大鼓,他正在用一个小凿子细细地打磨着鼓壁。打磨鼓壁的声音,像极了演出中热巴鼓敲出的欢快节奏。

  洛桑丹增说,制作这样的一个鼓,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售价也就在2000多元。

  “做鼓是个技艺活,要细致,手要稳,眼睛受不了。成天坐着,腰、颈椎都很疼。”洛桑丹增活动了一下颈部,又继续埋头忙碌。

  68岁的嘎伦是洛桑丹增的父亲,他做藏鼓已经40多年了,是藏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嘎伦20多岁就开始学做藏鼓,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家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现在,嘎伦和大儿子洛桑丹增在家做鼓,小儿子则专门负责到各地区跑业务,销售或订制藏鼓。

  那为何整个尼木县只有嘎伦一家在制作藏鼓呢?要说嘎伦怎么开始做鼓,还有一段往事。嘎伦说:不是热爱,也不为致富,是因为人民公社时遇文化大革命,自己参加的文艺队的鼓被砸坏,无法进行演出活动,应大家要求自己才仿造被损毁的鼓制作了第一面鼓。“在很多群众看来就算家庭贫困,生活入不敷出,就算做鼓能发家致富,也不愿意通过该技艺致富。因为西藏人特别忌讳将物品套在脖子上,认为这样很不吉利。据说在旧西藏,只有触犯刑律,要被判刑或处以极刑的犯人才在脖子上套东西。在做鼓的鼓身时,为了保证鼓身内外平整,经常会将鼓身套在脖子上修整、清扫残物等。而嘎伦通过不断了解,认为鼓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很有必要传承,于是自己选择坚持,一做就是几十年。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