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培:把木刻手工艺发扬光大
闫党恩 梁军   发布时间:2012-11-26 13:28:00   来源:西藏日报


泽培向我们展示他获得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证书

  秋末冬初的一天早上,我们从317国道同普段分道,穿过10余公里的波罗峡谷,沿着扎曲河自北而南行至波罗乡冲桑村的龙台组。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布拉山,在崎岖颠簸的盘山公路上艰难穿行3个多小时,到达峡谷尽头的外冲村白卓组时,已是夕阳西下。余晖照耀着炊烟袅袅的小山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得知我们要来采访,50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泽培,早早就站在家门口等候。一家人特意为我们准备了波罗特有的松茸、獐子菌等佳肴,他们的热情好客让大家十分感动,在吃饭的同时与主人攀谈起来。

  白卓组和相邻的外冲、阿当、伊玉三个自然村,地处半山腰,属半农半牧区。由于耕地稀少、土地贫瘠,基本上靠天吃饭,传统农牧业只能填饱肚子,木刻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泽培说,木板雕刻大多靠家传或师徒相传,他是第九代传承人,12岁开始随父亲学习木刻手艺。由于市场有限、竞争激烈,村民们只在农闲季节进行木刻,春种秋忙时,大家便放下手中的活计。2011年,泽培带着7岁的儿子旺修多吉刻了20多个木板,销往四川德格、白玉及我区的江达、昌都等地,赚了7000多元。

  “白卓组一代森林资源丰富,盛产质地优良、适合雕刻的优质桦胶树。选取笔直且无疤的树段,切割去除水分后,放在畜粪堆中浸泡,次年再熏烘、刨平,方可用作版坯。木版雕刻工具有大小40余种,雕刻艺人随身携带的不下20种。”泽培边说边拿出一块桦木和钢凿展示给我们看。

  波罗刻板做工精致,在藏区雕刻艺术中属于精品之列。一部经文的木板雕刻工艺流程可细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晾晒、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近20道工序,流程的繁多保证了木刻的质量,也带来传承学习的困难。

  在制作中,刻板内文首先必须经过享有盛名或民间公认的藏文书法家书写而成,经过严格校对之后,将文字用特殊液体印制在木板上并晒干,再由雕刻艺人按照原文临摹刻制,出成品后须经过12次严格校对;确定无任何差错后,刷上酥油汤晾晒;晾干后涂上朱砂颜料,用一种能防虫蛀的植物熬成水汁,将其浸泡再清洗,其后交付工人印刷即成。由于选材优质、雕刻技艺高超、做工精美,数百年来,波罗雕刻经久不衰,享誉整个藏区。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