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曲培老人(左二)和妻子央珍(右三)、儿子嘎玛曲扎(左一)、儿媳次珍(右二)和孙女强珍(右一)一家人的合影
“我年轻时在乡文艺队吹笛子,最难忘的旋律就是《社会主义好》,真好听啊!”说到这里,64岁的多吉曲培老人高兴地哼起了哆来咪的旋律,手中抄写藏文经书的竹签笔也跟着挥动起来,仿佛笛音已经在耳畔响起。
多吉曲培出生在尼木县普松乡如巴村一个藏文经书抄写和雕刻世家。爷爷索朗旺杰是当地著名的藏文书法大师,从多吉曲培记事起,他就一直在罗布林卡誊印刻经,从事古籍文献的抢救修复工作。父亲欧珠多吉则一生都在从事经文雕刻。因此,多吉曲培从6岁起就在拉萨跟随爷爷学习藏文。8岁的时候回到尼木县,又在塔荣镇跟书法大师平措顿旦学习尼木独有的“乌金体”藏文,这一学就是7年。说到这里,多吉曲培老人在身边的盒子里摸索起来,给记者拿出了一幅写在藏纸上的藏文字母表。藏纸虽用绸缎装裱,但仍然多处破损,显而易见是多次翻阅的缘故。多吉曲培说,这就是1955年他的老师给他写的藏文书法“教材”,几十年来他一直带在身边,有空就翻看一下。
嘎玛曲扎和次珍小两口幸福的笑容
多吉曲培的学习生涯在十年动乱时中断了。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他先是进了乡里组建的文艺队吹笛子,之后又在如巴村当了13年的民办教师,教孩子们藏文和数学。这之后,他又到乡供销社工作了10年。但这中间,他从未间断过对藏文书法的练习。当然,伴随他的,还有那一缕悠扬难忘的笛音。
命运的改变发生在1990年。这一年,多吉曲培有个机会转为公办教师,但此时,有人从拉萨前来找到他,请他参与到布达拉宫古籍文献的抢救修复工作,抄写誊印那些濒临灭绝的古藏文经书。丰厚的报酬再加上对藏文书法的热爱,多吉曲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一干就是13年。
文化需要延续,技艺需要传承。这些年来,多吉曲培培养了不少誊印刻经人才,今年36岁的大儿子丹巴热杰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现在也在拉萨布达拉宫从事藏文古籍抢救保护工作。而28岁的三儿子嘎玛曲扎又是大儿子一手带出来的,现在就在如巴村从事雕刻。聊到这里,嘎玛曲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他带的徒弟贵桑也已经在拉萨自立门户了。
无论是抄写经文,还是木版雕刻,都是累人的活儿。按说,衣食无忧的多吉曲培老人完全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可嘎玛曲扎告诉记者,老人家每天天一亮就盘腿坐在卡垫上开始誊抄经文,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一直工作到天黑,有时候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