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小昭寺路守望者
杜冬   发布时间:2012-07-19 15:56:00   来源:西藏商报

  冬夏之间

  丹增最忙碌的季节是在冬季,那时候大批的牦牛被屠宰,拉萨的市民也会囤积70到80斤一条的牦牛后腿用于做风干肉。整头牦牛从那曲屠宰分块后,连夜风尘仆仆地运到拉萨,丹增和朋友卸货会累得筋疲力尽,店铺的地面撒满了细碎的脂肪颗粒、干血块和零星的肉丁,无人顾及。

  夏天并不算是牦牛肉最好卖的季节。一方面,夏季的牧场最肥美,也是牦牛长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期屠宰的牦牛并不多。丹增的牦牛肉都来自那曲草原,如今那里的牧民日夜忙碌,给牦牛挤奶打酥油、转场到山上的夏牧场、接生、抓毛等等。屠宰的牦牛既然少,价格也就较高,冬天里大约30元一斤的牦牛后腿肉,如今要卖到33到35元,肋条肉也要25到28元一斤。

  尽管如此,走过小昭寺路口来往的人摩肩接踵,总有人来到肉店门口观望。每天要卖掉100多斤牦牛肉,丹增上个厕所都要一路小跑。离开家乡当雄的牧场,告别牧民的生活,他来到拉萨已经快一年了,如今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人。来买肉的是个大嫂,她在挂在铁杆上的肋条肉之间挑挑拣拣,嫌肉色有些发暗。丹增左手持铁杵,右手拿着油腻腻的尖刀在铁杵上磨了几下,快手快脚地找了一条肉色鲜嫩的肋条肉,一称是3斤7两。丹增一边问大嫂:“四斤可以吗?正好100块钱!”一面已经找了块不错的后腿肉,切了一块3、4两的好肉,丢进秤盘。

  大嫂还来不及回话,却也心满意足,丹增最后还割了一小块便宜的肥肉送给她,让她熬汤。两人站在小昭寺路的路口交谈了好一阵子,原来大嫂要丹增从家乡当雄带几斤上好的酥油给她,丹增满口答应。眼看当雄草原已经到了最美的季节,他也想回家在草原上美美地睡一觉。

  一条偌大的黑色流浪狗旁若无人地走到丹增肉铺的门口,躺在初升的日光下呼呼大睡,来往的匆忙脚步声也不会让它睁开眼睛。它喜欢这里浓郁的肉味,而且有时候丹增还会丢给它一根偌大的骨头。

  丹增和苹果手机

  太阳升得高了,丹增坐在肉案后面,观察着阳光灿烂的小昭寺路路口。

  这里仿佛是一座牦牛肉的堡垒:肉案上堆着厚达一尺的牦牛后腿肉,呈现出丰富的纹理、深浅不同的暗红色和脂肪的条膜,牛皮在产地那曲就已经剥去,肌腱上覆盖着一层薄而白的筋膜。他的头顶则密密地悬挂着许多牛肋条,暗红色的瘦肉紧裹着细长匀称的肋骨。木柄油腻腻的刀放在一侧,丹增有些无聊地玩着正品“苹果“手机。他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可以给自己的手机安装新游戏。

  在这个活跃的路口,丹增毫无疑问是高收入者,即便在生意不如人意的夏季,他一个月的收入也有5000元以上。在小昭寺路路口这个风水宝地,丹增和亲戚、乡亲们将小昭寺路转角处一长排肉店全都包了下来,共同进货、互相扶助、一同吃饭喝茶,一同回家,总之一切都一起做,也一起发财。今年藏历年,他们又一起都花了4000多元,买了价格不菲的苹果手机,因为人们都说苹果手机气派,更重要的是,可以发藏文信息。

  在浓郁的牦牛肉腥味中,放在高处的音箱起劲地放着时兴的歌曲。由于他的肉店在小昭寺路的路口,周围都是火爆的服装店,丹增非常清楚小昭寺路在流行什么歌曲,这也是丹增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他不停地将音量调大调小,乱蓬蓬的头发搭在他严肃的额头上。墙壁上散乱地写着一些汉语和藏语的名字和号码,白瓷砖的地面上挤满了厚厚的油腻。

  和丹增的稳如泰山相比,肉店对面的大妈有些坐不住了,她在路口摆着一个口袋,出售小如鸡蛋的紫皮土豆。今天一上午生意也没有开张,她端着口袋,拦住来往的人问:要不要土豆?时近正午,路口所有的饭店都洋溢着热热的肉香。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