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史方家,都称打箭炉改称康定,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这是沿于清末川督赵尔巽和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两位封疆大吏,在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八日上奏朝廷的那份 《会筹边务亟待举办事宜折》。
赵氏兄弟认为 “藏疆区部之繁,以川省为根本,而川、藏经营之略,以边务为关键。”经过几年的经营,边务“自巴、理两塘及乡城、稻坝、盐井、中渡等处改土归流而后,所有应兴应革诸务,几与内治同一殷繁。”至于如何治理,“总其要略,约有四端”,即 “划清界限”,“增设官属”,“宽筹经费”和“协济兵食”。为何要“增设官属”,因川边“地幅员辽阔,遴员分理,政权之散漫堪虞,非设一、二统治之员,不足以资考成而防隔阂惟设官之制,或谓宜仿照蒙疆参赞、办事、领队之例,而不用大臣字样,以便边务大臣统辖者;或谓宜用东三省新官制者。”也就说,“设官之制”本有蒙古、新疆或用东三省的办法可参照。但他们认为“今请仍以内地制度行之”,经通盘考虑,提出“拟改巴塘为巴安府,打箭炉为康定府,里塘为理化厅、三坝为三坝厅,盐井为盐井县,中渡为河口县,乡城为定乡县,稻坝为稻城县。设兵备兼分巡道一员,并加按察使衔,兼理刑名,名曰炉安道,驻扎巴安府,统辖新设各府、厅、县。康定府设知府一员,管理地方钱粮词讼,拟理化一厅,河口、稻城二县隶之。巴安府设知府一员,以三坝一厅,盐井、定乡二县隶之。贡噶岭设县丞一员,隶于稻城县。理化设同知一员,三坝设通判一员,四县设知县各一员,并管监狱。以上新设各缺,悉由边务大臣奏请由外补用。惟康定府会同四川总督遴员请补,各缺皆定以三年边俸,俸满由边务大臣酌量应否调回内地候升,或在任候升,随时具奏。关外各缺,并准由边务大臣向川省及各省实缺候补试用,各班人员择能奏调。”打箭炉改称康定在此正式提出。于是后人即据此认定为将历史上存在六百余年的打箭炉改称康定的官定时间。
其实《会筹边务亟待举办事宜折》只是赵氏兄弟向朝廷打的一个报告,行否还要经朝廷批准。这个“报告”,直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二月六日会议政务处(才)议复奏准。”也就是说打箭炉改称康定,在上报三年之后,才获朝廷正式批准。1911年2月才是打箭炉改称康定的“法定”时间。
历史地看,打箭炉改称康定,既是彰显赵氏经边三年的成果,也是巩固前功和继续拓展的重要举措。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