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年楚河清澈见底,春意盎然。站在宗山脚下,谁又会想到美丽娴静的它曾受到过血的洗礼。历史不会忘记,在整整107年前,藏族军民在这里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过一场可歌可泣的江孜保卫战。时至今日,望着历经数百年而依然气势壮丽的宗山古堡,仿佛耳中又听到了那场战役中战马的嘶鸣与枪炮的呼啸。眼前屹立的是一个个怒目相向,以死卫国的鲜活面孔。
1904年英军首领莱赫鹏率英国侵略军打着建立直接关系的幌子,率领着几千殖民军,携带着最先进的火炮和问世不久的马克沁重型机枪入侵西藏,进行武力外交。在经历了帕里屠杀之后,狂妄的英国殖民军一路北进。因为他们眼里,藏军是一群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武器极其原始,类似于羊群一般的群体。而指挥他们的军官和僧人在英国人眼里又是那么的懦弱与邪恶。面对这样的对手,用一位英国士兵的话,这不是战斗,而是有组织的屠杀。
战火很快烧到了江孜,广大藏族军民为了迎战英军,依托宗山修筑了工事,并在半山前崖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由于事起仓促,藏军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大刀长矛还有中世纪的火绳枪。而交战另一方的英国殖民军队,则配备了现代化的轻重武器,对宗山上的西藏军民虎视眈眈。
1904年4月5日,英军开始向江孜入侵,沿途即遭到西藏军民的阻击,江孜守军用手中的火绳枪和石块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这场战斗无论从武器上还是军事素养上来讲都是不对称的,数以千计的藏族儿女用鲜血染红了故乡的山川。4月13日,英军最后侵占了江孜宗政府所在地,即江孜炮台。他们在这里大肆抢掠,掳去了100吨粮食、若干牛羊肉干和数吨火药,并捣毁了宗政府。这时的荣赫鹏开始飘飘然了,他电告英印政府: “我们目前享有极高的威信,尼泊尔、不丹同我们站在一起,居民不反对我们,士兵们不想同我们打仗,喇嘛们已惊慌失措了。”这时的荣赫鹏殊不知,这是他一场噩梦的开始。
然而,敌人的残暴并没有使藏族同胞屈服,广泛的僧俗群众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对英军进行袭扰。有的西藏老人回忆:“虽然,敌人在维纳、关如、夏拉、班登达拉的民房和寺庙里有兵站,但因为人民常夜间袭击和截击它们的军火、粮食,所以敌人不但运输有困难,就是兵站外边都挖上沟,修起工事来才敢住。”
在敌人被无数次的袭击搞得一夜数惊,已成惊弓之鸟之时,由日喀则赶来的800名藏军发动了对宗山炮台守军的忽然进攻。一时间,喊声、枪声大作,英军从睡梦中惊醒,连衣服也顾不上穿,就冲出营房,作拼死抵抗。英国军官华达尔是这样描写这次藏军袭击的:“果然,那天夜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清晨……我们突然被西藏人古怪的战斗呐喊惊醒。他们几百个声音嘶哑的西藏人,在我们的矮墙外边几码的地方,突然尖声大叫……事实真是如此之意外,以致看来过了几分钟我们的卫兵才进入阵地开始还击。”这次奇袭斩获颇丰,一举收复了被敌人盘踞数十日的江孜炮台。
在江孜保卫战中,汉藏民族同仇敌忾,一同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事迹屡见不鲜。英国人华达尔就曾这样写到 “……中国人(指在藏汉人)的态度是敌视我们的。应当注意,马将军(都司马全强)故意瞒着我们,不让我们知道西藏人准备袭击我们的计策”。而在同英国侵略军战斗之后,在光荣牺牲的藏军尸体当中,也不时发现有汉人的尸体。为了保家卫国,无数汉藏人民的优秀儿女把鲜血撒在这片热土之上。
侵藏英军逐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时刻都要提防每一个方向可能遭受的攻击。面对着一张张愤怒的脸庞,和日益捉襟见肘的后勤补给,英国殖民者终于明白了恐惧是何种滋味。有一位英国军官不禁感慨: “……西藏人在这次战斗中所表现的坚决、机智和英勇,对我们这些曾亲眼看见过他们袭击我们营地的人说来,不足为怪。说西藏人不能打仗,这种荒谬的错觉应该彻底打消了。”
与如火如荼的反侵略战争相反的是,驻藏大臣有泰却想出了釜底抽薪的恶计,与侵略者沆瀣一气,破坏藏汉军民的抗战。他在4月9日给清廷的奏报中说: “惟藏番执拗无理,胆大妄为,即(张)仪、 (苏)秦复生,即无所施其辩。其年隆吐之战,大致相同。今欲折服其心,非任其战任其败,终不能了局。……俏番众果再大败,则此事即有转机,譬之釜底抽薪,不能不从吾号令也。”正是由于有泰的这种隔岸观火、釜底抽薪的卖国行径,导致了江孜守军孤立无援,难以为继。
1904年7月5日,当英国人将一切准备就绪后,发动了对江孜宗政府的总攻,面对敌人压倒的人力和火力优势,守军5000余人逐屋逐寸地与敌人展开肉搏,守军直至弹尽粮绝才突围撤出,至此江孜沦陷。
江孜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广大汉藏同胞为了保卫家国,奋起抗争,面对一只被武装到牙齿的殖民军队,他们用弓箭梭镖石块与敌人进行搏杀。遭受着现代化武器带来的屠杀,无数人因此而倒下,但是那种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将被载入史册。长眠于江孜保卫战中的无数中华儿女,他们那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会经久不衰,永远被后人所传唱。
(编辑:徐言)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