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嘎藏戏传承人:古老传承中舞出幸福味
裴聪   发布时间:2014-08-06 10:45:00   来源:西藏日报


藏戏非遗传承人阿多在农闲时节,与藏戏艺人编排音律配唱。 摄影:高加库

  藏戏发展:迥巴风格独具魅力

  1978年藏戏队重新组建时,13岁的阿多在一个小学的艺术班学习书本知识和文化艺术,阿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学习并迷上了藏戏。

  作为第七任那嘎藏戏的戏师,在藏戏表演方面,他保持着那嘎藏戏的传统,又有很多自己的创新。历经30多年的磨砺,现在的他带领着那嘎藏戏队逐步走向繁荣。“那嘎藏戏队的历任戏师皆在藏戏方面深有造诣,传承了所有藏戏特色剧目,并且多有创新。第一任戏师是日喀则藏戏艺人欧罗多吉,他开启了那嘎藏戏的新时代;第二任戏师由藏巴班久担任,他才华横溢,传承了《卓娃桑姆》剧目;1945年,楚布寺管家欧罗大郭和土多、仁青巴桑、亘布曲杰4人先后传承了《文成公主》、《顿云顿珠》、《直美衮登》等藏戏,并多次在自治区、拉萨市的藏戏表演中荣获奖项……”说起自己的前辈,阿多充满了敬佩之情,“那嘎藏戏的历史悠久,在前辈的不懈努力下,给我们留下很多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保存着历史时期关于八大藏戏的完整剧本,有元朝时候流传下来的古老戏服、有说不清年代但是年头很久的演出道具等等。如今,这些物品我们都有专人保管,确保他们完好地传承给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在堆龙德庆县,提起藏戏,人们不得不说到闻名遐迩的觉木隆藏戏。觉木隆藏戏流派的演出风格也深深地影响着周边藏戏的发展和演绎。阿多的第一任老师是楚布寺的管家仁青巴桑。年轻时的仁青巴桑“嫁”到了墨竹工卡县甲玛沟的一个贵族庄园。在庄园里,大小节日都会有藏戏的演出,就在那里,仁青巴桑和藏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深深地迷上了藏戏,并自己开始学习藏戏的唱腔、舞姿、剧目等。

  在那嘎村,仁青巴桑有一座庄园,他将房屋出租给了觉木隆藏戏队的艺人。对藏戏本身就有着浓厚兴趣的仁青巴桑又积极向这些艺人学习,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仁青巴桑的言传身教下,阿多在藏戏表演方面一天天成熟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藏戏队也一天天壮大起来。“在我们那嘎村,和我一样热爱藏戏的人还有很多,几乎家家户户的人都会表演藏戏,参与演出的热情很高,即便是在农忙时节,只要有演出的机会,大家也会放下手里的农活,而且不计报酬去表演。如今在藏戏队的演员中,我们年长者有90岁的,最年轻的演员只有14岁。”在阿多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心中的一丝欣慰。

  《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等经典的八大藏戏剧目在西藏人人皆知。在排练的现场,我们看到每一个村民的手中都拿着一本藏文版的剧本。阿多笑着告诉我们:人们常常说八大藏戏、八大藏戏,我们那嘎村可是有九大藏戏。村民手中拿着的藏戏剧目名叫《杰热色瓦米隆》,形成于噶玛巴十世,这是那嘎藏戏的特有剧目。该剧主要是祈祷带来光明、带来欢乐。整场剧分为上下两段,演出完毕需要两天时间,很受群众的喜爱。对于《杰热色瓦米隆》剧本,阿多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和精力,经过他的精心整理,新的剧本被印刷成一本本的小册子,更加方便在群众中流传学习。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