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具藏戏:西藏最古老的民间戏曲
王立   发布时间:2014-07-23 11:33:00   来源:西藏日报


图为非遗传承人欧洛巡巴在讲述自己演唱藏戏的故事。摄影:高加库

  和平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角戏。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不像新派的蓝面具藏戏里有曲折的情节和悲欢离合,最古老的白面具藏戏以祈福为主,祈祷风调雨顺、没有饥荒、世界和平、人人身体健康,体现了西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面具藏戏是西藏最古老的民间戏曲,流传十分广泛

  白面具藏戏流传于山南和拉萨的部分地区,这是西藏最古老的民间戏曲,也是整个藏族戏曲的母体剧种,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它对后来兴起的各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戏种的音乐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雅砻地区,直到目前它只保留了长调、中调、短调、常调、谐和反面人物唱腔等六种原始唱腔。所有音乐唱腔大都是以人物定曲,专曲专用,各种不同的曲牌也大都是根据腔调旋律的长短不同和人物的不同身份分类的。无论何种曲牌的唱腔,基本都是由一句唱词和两个段落以上的分节歌的旋律组成。

  白面具藏戏具有与众不同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数唱腔的开头都由类似模拟动物吼叫声为引子,这是根据西藏歌音七品的基本要求而设计唱腔的结果。所谓歌音七品是:“中令、仙曲、绕地、六合、五合、奋志和近闻。”上述每一个歌音都要求模拟动物的吼叫声,诸如“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声,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声,绕地声似山羊的叫声,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啼鸣,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等等。

  白面具藏戏相传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组织“仙女七姐妹”班子进行演出从而形成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这时期西藏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公元六世纪以后,已进人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人宫廷,宗教活动里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松赞干布以传入的汉族乐舞结合藏族的民间歌舞,训练16名美女进行表演,其舞蹈、歌唱和表演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摊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到十一世纪,西藏卓地大庙会上,就有了“巫师多人,自在女28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明显具有戏剧性质的表演艺术。十五世纪,藏族封建农奴制经济急剧发展,藏传佛教著名的云游高僧汤东杰布为募集造桥资金,利用吸收了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以及百艺杂技等众多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创造发展,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渐创建形成了“拉姆拔嘎布”这样一种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形式。到十七世纪受到五世达赖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诵、舞、演、白、技等各有一套初步程式,而又与一部分生活化表演、民间歌舞、技艺等融为一体,很快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砻扎西雪巴、尼木塔荣巴、吞巴伦珠岗、堆龙朗则娃6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被规定为每年参加“哲蚌雪顿”演出的主要团体。其中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表演风格的古老质朴的宾顿巴,由白面具衍变为黄面具的扎西雪巴和向蓝面具藏戏过渡的尼木巴3个艺术流派,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王子》及其片断。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