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嘎玛德列:一笔笔勾描艺术人生
年逾八旬的嘎玛德列画笔不辍,他最大的心愿是把画技传下去。
10月中旬,历时近一年,首届西藏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进入媒体公示阶段,从全区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中选取出来的25位候选人,将进行最后的评审,由媒体公示,大众评议,来最终确定首届西藏工艺美术大师的名额。来自西藏昌都的嘎玛噶赤派唐卡画派技艺传承人嘎玛德列老人也在其列。
嘎玛噶赤画派,属西藏东部地区画派。相传由郎卡扎西所创,与其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米久多吉,奠定了嘎玛噶赤画派的理论基础。16世纪,嘎玛噶赤画派开始盛行康区,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大师。嘎玛噶赤画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存地域与汉地紧密相连,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也相对频繁,尤其在绘画方面,多受汉地明代以后工笔重彩画和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的影响。嘎玛噶赤画派在严格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吸收汉族画家工笔重彩之精华,注重抒情写意之风格;讲究色彩对比,结构严谨,画工细腻,最后达到精美绝伦之境界。其总体风格形成了有别于卫藏地区勉唐、钦泽两大画派的特征。20世纪初,嘎玛噶赤画派艺术达到了更为完善和成熟的阶段。2008年,西藏昌都县嘎玛噶赤唐卡画派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内心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在今年已经81岁的嘎玛德列老人身上得到验证。出生在唐卡世家的嘎玛德列从小就耳濡目染唐卡艺术的独特魅力。从他外婆的爸爸那一辈起就开始传承嘎玛噶赤派唐卡的绘画技艺,嘎玛德列学习画唐卡也是因为小的时候天天看爷爷在画,加之爷爷的鼓励,慢慢地激发了他的兴趣。而他的父亲西热洛桑和两个舅舅赤列旺修、贡布多吉都是嘎玛噶赤画派最有名的唐卡艺人。
嘎玛德列8岁的时候开始跟着贡布多吉舅舅学习唐卡绘画技艺。最初的训练就是背记《大藏经》里面规定的每个佛像的大小与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每个佛像眼睛的大小、鼻子的尺寸、眉毛的高度以及身与头的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嘎玛德列介绍说所有这些全部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丝毫偏差。
画唐卡的第一步就是要依据这些规定在画布上画线,勾勒出准确的框架结构,首先要从释迦牟尼像画起。这一项技艺嘎玛德列训练了整整4年才熟练掌握,“这样的速度相对来说算是快的了。”嘎玛德列说道。
那时候没有电灯,嘎玛德列就点着酥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笔地勾描,有时干脆就借着月光不停地画着。冬天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点起柴火取暖,手中的画笔却始终没有放下过。很多时候,家里人都睡了,他一个人还在画着。嘎玛德列说,无论当时条件有多艰难,他都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从小一看到家人在画唐卡就特别喜欢。”
从11岁开始,嘎玛德列的唐卡绘画技艺训练又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制作颜料、涂色以及画背景,这一学又是6年过去了。在他17岁的时候,嘎玛德列已经将藏传佛教5个教派中成千上万的佛像画法烂熟于心,不光能够独立地完成一幅完整的唐卡作品,还被邀请到青海绘制西藏著名的美郎热巴传说故事,他巧妙地运用9幅唐卡把这一传说故事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从此,嘎玛德列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唐卡画家。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