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48年,欧珠老人仍一眼认出了他 摄影:饶春艳
“列谢啦!”尽管岁月改变了彼此的容貌,尽管多年未见,张小平在西藏的第一个房东小次仁顿珠还是老远就认出了老朋友,并大声叫着他的藏语名字。48年前,还在中央民族学院就读藏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小平来到了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岗德林乡实习,与藏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从那里学到了西藏生活的启蒙知识,从那里认识了藏族百姓,开始爱上了西藏。”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张小平一直想着重访岗德林,看看当年的藏族朋友,而那里,也是张小平念叨着要回的“家”。2011年9月4日上午,年近七十的张小平开始了寻家之旅,让他感到特别欣慰的是,他这个老朋友还在,还是那么幽默,只是家乡早已悄悄变了模样。
“你叫列谢,列谢在藏文中是格言的意思。”1960年9月,张小平开始了在中央民族学院藏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第一堂课。藏族老师土丹旺布忙着给每一个汉族学生取藏文名字。张小平叫列谢。1963年春天,按照中央民族学院的传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要去所学民族语言地区锻炼半年,张小平和班上的21位同学一道,经过近十天的旅程,来到西藏,分成三组到堆龙德庆县学习藏语。张小平和他的七名同学被安排到岗德林乡恰卡村。
小次仁顿珠向张小平指当年的旧址 摄影:饶春艳
张小平在小次仁顿珠家做客,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摄影:饶春艳
那时候全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虽然张小平从县政府领到了酥油、大米、糌粑,但数量并不多。房东群培仁丹,这个刚刚从民主改革的伟大变革中分得房子和土地的农奴,对这个来自首都北京、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敞开了热情的怀抱。并安排张小平和他的儿子小次仁顿珠住一个房间。那一年,张小平21岁,小次仁顿珠同样21岁。不同的是,这个小房东结婚几年,有了两个孩子。张小平回想同屋的那些岁月:“那个尴尬呀,跟小两口子住在一起不好意思呀,只能等到半夜,他们睡熟了,才敢悄悄摸进房间睡觉。”
1963年3月,张小平和藏语老师及全班同学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供图:张小平
张小平和小次仁顿珠在旧址前合影 摄影:饶春艳
因为当时生活物资匮乏,张小平去村民家做客,主人每次只能用指甲盖抠下一丁点酥油放在碗中的清茶水里,看着它化开,形成浮油。村民还会特别小心地提醒这个年轻人:“列谢啦,喝茶之前一定要吹一吹。”在淳朴好客的藏族人心里,要是一口气将浮油都喝光了,那碗里就只剩下咸茶水了,会觉得很尴尬。
小次仁顿珠从自家蔬菜大棚新采摘来的甜椒 摄影:饶春艳
这些往事,在如今岗德林崭新的村落里一一还原时,多少显得不那么真切。张小平1963年8月份离开岗德林,回来时已是2011年的9月。一别48年,小次仁顿珠有了5个子女,如今他的孙子也都有了儿子。小次仁顿珠曾担任岗德林乡的副乡长、副书记,他的妻子已经去世,自己现在轮流在子女家中居住,孩子们对他都很孝顺,晚年生活很舒心,上星期还去拉萨罗布林卡玩了一天。岗德林乡1987年经历了撤区并乡,后来成为乃琼镇所属的岗德林村,几年前建立了在拉萨很有名气的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多月前蔬菜花卉展示交易中心大厅也开张营业。小次仁顿珠的子女多数都承包了蔬菜种植大棚,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2006年开始,岗德林村村民陆续住进了安居房,从旧址迁到国道318线旁,栋栋精美的藏式别墅成为旅途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不久前,小次仁顿珠还作为岗德林乡的代表,和乡亲们一起到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参加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庆祝大会。
在小次仁顿珠家品尝新鲜糌粑 摄影:饶春艳
得知张小平要来,小次仁顿珠怕他找不到新家,在国道上等了半个小时。这让张小平很是过意不足,连连道歉。小次仁顿珠哈哈一笑:“列谢啦,我们村等你回来,可是等了48年啊。”
这天,成了小次仁顿珠家的喜庆日子,天还没亮他就招呼女儿们挤牛奶,做了最新鲜的甜茶和酥油茶。张小平捧在手里,热气迷糊了眼镜:“这次不用再吹气了吧?”“不用了,随便喝!”小次仁顿珠有如小孩,替张小平剥了个大土豆,直接递到他嘴边。
1963年6月,张小平(右起第5人)与同学在岗德林乡曲米欧村和翻身农奴在一起 供图:张小平
小次仁顿珠已经四代同堂,这是他的女儿和他的曾孙 摄影:饶春艳
“这里是我在西藏的第一个家。”张小平印象中,他在岗德林学会了抓糌粑、喝“突巴”、喝青稞酒;学会了间苗、修水渠;学得了一口纯正的拉萨藏语,收集了许多藏族谚语和民歌。大学毕业之后,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身份几十次进藏采访,向海内外介绍西藏的发展和变化,并两度以中直机关干部的身份援藏,退休后又在中国西藏网任职,和西藏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张小平回忆说,他在岗德林的那半年,经历和见证了西藏的民主改革,在岗德林乡建立和巩固互助组、开展春耕生产;他和乡里的干部曾一道去觉木隆参加加热乡选举乡长的活动。小次仁顿珠甚至清楚记得那个当选的首任乡长叫“巴卓”。
张小平和小次仁顿珠(左)、欧珠(右)在欧珠的新居前留影 摄影:饶春艳
小次仁顿珠带着张小平穿过刚刚收割完的青稞地去寻找当年的老房子,虽然如今仅剩下一片废墟,但张小平仍然激动不已,往事如烟,今非昔比,他如同年轻小伙子般攀上土墙,拍下旧居的照片,寻找当年的痕迹与记忆,之后便是许久的沉默,然后说:“次仁顿珠啦,我们在这里合张影吧。”
“大都已经去世了,健在的没有几个了。”张小平翻开当年写的日记,找到那些老熟人的名字,次仁顿珠拍着脑袋,摇着头。然后,他对张小平说:“欧珠啦可一直都惦记着你呢,常常问我,列谢啦现在在哪里,你见过吗?”
这是张小平在48年住过的房子之一,如今已长满苔藓 摄影:饶春艳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岗德林乡有个民办学校,条件非常简陋,学生们坐在地上,膝盖上放块写字板。张小平记得当时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教大家唱当时内地很流行的藏族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又名“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带队的徐盛老师还专门把歌词翻译成藏文,让爱唱歌的张小平学唱。之后,张小平就将藏文曲谱抄在学校的黑板上交给学生和老师唱。而次仁顿珠提到的欧珠则正是当年乡民办学校的老师。
9月4日张小平找到欧珠时,正在门口劳动的老人家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汉族兄弟。“列谢啦!!”然后一把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张小平说:“当年从岗德林去拉萨看病要走5个小时,如今公共汽车都通到岗德林了。”摄影:饶春艳
欧珠老人最近很忙,他的新房装修到了尾声,高墙大院内的二层楼房富丽堂皇,这让老人心情无比愉悦。他特意领着张小平参观了一番。可巧的是,欧珠也与张小平同岁,还能够一字不差的用藏语唱出《金瓶似的小山》。他说,当年张小平离开岗德林后,那首歌成为了当地的流行歌曲,许多老年人至今还会唱。
临别时,小次仁顿珠专门叫小孙子摘来了自家温室大棚里产的大甜椒,精心装好了一竹盒藏鸡蛋,还拿出珍藏的白酒,请老朋友务必收下。这使张小平又想起了48年前离开岗德林时,阿爸、阿妈送她煮鸡蛋、炒蚕豆的情景,眼角不禁有些湿润。小次仁顿珠的子孙都有了工作,有的参军、有的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的经商,他的曾孙——一岁多的洛桑丹增含着奶瓶甜甜睡着午觉。而欧珠老人也将搬进新居安度晚年。“我最欣慰的是,虽然这些年有过艰难的日子,但是现在我的藏族兄弟们都有了幸福的晚年,他们都过得很好。”张小平认为,他的还愿之旅、寻亲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编:阳光)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