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康定:爱上情歌 爱上康定
王杜军   发布时间:2011-09-06 11:15:00   来源:甘孜日报


木格措湖 来源:羊城交通广播电台

  跑马山巍巍耸立,折多河浩荡不绝,大自然赐予这块土地巧夺天工的秀丽美景,康巴人在这里有孕育了质朴纯真的藏族风情,它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重镇,它是世界情歌的摇篮,他更是无数人向往已久的人间圣地……这就是康定——康巴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初到康定,是在09年的盛夏时节,旅途的劳累使我忘记了启程前的欢呼雀跃。成都到康定380多公里的路程,大巴车足足坐了7个小时,路途上除了缓慢行驶在天路(川藏公路)上物资运出车辆,我看到的更多是蜿蜒不绝的山,除了山还是山。我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感慨人类力量之伟大。

  说到康定,我不得不提一下这里的气候,由于地处川西高原,康定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加之三山夹两水的独特地貌,这里形成了非常独特气候条件。有人把西宁喻为“夏都”,我虽没去过西宁,但我敢说,康定的夏天绝不逊色于“夏都”,与内地相比,康定的夏天多了几许清凉,少了几分闷热,可以说这里是夏日避暑的天堂,当地人讲,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海拔高,更多的可能要归功于折多河,折多河水贯穿小城成了康定建成的一大特色。然而,在冬天,这里是寒冷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在这里亲眼目睹过五月飘雪壮观,这种奇异景象大概就只有在电视或书上才能见到了,不过在康定,这是正常的。有人说康定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春季,康定的冬天是漫长的,不过也正是这漫长的冬天孕育了随处可见的雪山风光。

  一曲康定情歌不仅唱响于大江南北,也使得康定这座小城享誉海内外,这是康定人的骄傲。据说,世界上每十个人中就有8个人会唱这首情歌,这虽然夸张了点,但这确实反映了康定情歌的知名度。每年农历7月7日当地政府都会举办“康定国际情歌节”。四方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感受情歌的文化和浪漫的节日气氛。这时,豪放热情的康巴人就会跳起奔放的锅庄,载歌载舞迎接八方宾客。我在这里听到了原生态的情歌对唱,别有韵味在其中,所以我喜欢上了康定的情歌。

  有人说,康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比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澳门的人口密度还要大,我觉得这不是谣传,也许只有你来过康定才会感受到什么“寸土寸金”,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康定的蔬菜、水果的价格高的吓人。其实不仅是水果、蔬菜,康定的总体物价都是很高的,当然耕地稀少只是一个原因,交通不便才是影响物价的最大因素。2009年民航在康定建了一个飞机场,这稍稍缓解了318国道这条天路的运输压力,但毕竟航空运输并不是大众运输手段。最近听说康定要修铁路了,这可是个好事,康定人对这条铁路可以说是期待已久了,真心希望铁路能够赶紧的通车,造福这方土地。

  康定是座美丽的城市,也是无数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说到旅游,我们想到的无非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这两大类。有的人喜欢繁杂的都市,有的人喜欢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而我却是一个喜欢山水的人,所以我来到了四川。这种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大都市不适合我,原因也只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信息化时代的大都市因为奇快的生活节奏让很多精英都为之目眩,何况是我这种一根筋的人;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也不适合我,因为我不是什么文人骚客,我生怕自己那无知的思想和妄言会玷污了这几千年来之不易的沉淀。所以我只能去喜欢山,喜欢水,喜欢去少有人烟的地方自我陶醉。

  与其它地方相比,我更爱康定的山水,因为雪域高原赋予这片土地的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山和水,而是神奇的雪山、融水和温泉,在康定旅游这些都是少不了的。康定的景点数不胜数,比如说,贡嘎山、木格措、跑马山、塔公草原、塔公寺、雅哈景区·朋布西古碉楼等等等等。那么多的旅游景点我也只是稍稍走开了几个,因为,要想把整个康定玩完,没有一定的毅力是不行的,但我敢保证,只要你来了,就绝对终生难忘。

  说完玩的我们再来说说吃的。曾经有个朋友说过:“出去玩无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游览,另一个就是吃了。”的确如此,物质需求和精神食粮在当今社会是缺一不可的。康定的小吃藏味很浓,这可以说是最大的特点。所以在大街小巷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藏餐馆,走进这些藏餐馆,首先你会感觉到一种浓烈的宗教(藏传佛教)色彩,这也是藏餐的神秘之处。也正是有了这些个宗教,藏餐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藏餐,吃东西也要讲究一种环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真正的感受的那种美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感。给我印象最深的美食除了藏餐还有一样,那就是位于东关的“磨西小解”。不要想歪了,“磨西小解”其实是一个特色烤鸡店。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这里烤鸡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烤出来的。我第一次去“磨西小解”的时候就被那种木头+铁架+泥坑的烧烤方式吸引住了,这让我想起了古装剧里的吃野味的豪放场面。“磨西小解”的烤鸡不仅烤法独特,吃起来更是一流,嚼在嘴里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木头纹理的清香,这时要是再来点烧土豆和几瓶啤酒,那真是美的享受。

  古人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说在康定,天时指的是夏天,地利说的是奇异的山水地貌,那么人和也就只能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康巴人了。说到康巴,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藏族的几个分支。藏族人自称为“博巴”,而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称呼:在阿里地区叫“兑巴”,在日喀则地区叫“藏巴”,拉萨地区叫“卫巴”,到了青海、云南、川西北一带就成了“安多娃”,我们在这里说的“康巴”指的是四川西部高原上一支。据说康巴人是所有藏族分支里体型最健壮的,所以,这里的男人都被称为“康巴汉子”。我喜欢康巴人是因为康巴人的质朴,善良和勤劳。

  由于工作原因,我下过几次这里的牧区。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见,所以就以为世界上所以的牧民都是过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然而这里的牧区却与我脑海里想象的是不尽相同的。虽然也是牦牛成群、草原片片,但是却没有了游牧生活的影子。后来才听他们说,在政府的扶持下,这里的农牧民都搬进了新居,建立了新家园,摆脱了四季游走的被动生活方式,这一切缘于四川省实施的“牧民定居计划”。是啊,党的政策好啊!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固然令人向往,但是时代的呼唤引领我们不断走向新的文明,这是人类从古至今一个不可改变的定律。

  在我去过的几个村子里,我最喜欢的是舍联乡的野坝村,因为在这里我第一次听到了传说中的“溜溜调”,见到了康定的原生态歌舞。记得那是我来康定第一次下乡,一起同行的还有康定县文化馆一行,目的好像是视察该乡 “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开展情况。刚到野坝村,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当地人穿的藏族服饰,似乎与我想象中的藏族服饰相隔一张,后来才知道,原来藏族服饰文化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凝聚着藏区各地人民对生活的无限感悟和解读,所以,就算是在康巴地区,各式各样的藏族服饰也能让人眼花缭乱。藏区人崇尚佛教,所以富丽堂皇的黄色也就成了他们最喜爱的颜色,这尤其在服饰上就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前面说到我在野坝村第一次听到了传说中的 “溜溜调”,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才是“溜溜调”。溜溜调大多是歌唱爱情的,名扬世界的《康定情歌》正是由溜溜调改编而来。据当地人说,溜溜调也有好几种版本,我所听到得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不知怎的,现在每当我回想起起当时欣赏溜溜调的场景,我都会联想到:能歌善舞的小伙和姑娘们边唱边拉着我跳起了欢快的锅庄……

  有人说:鲜花离不开温润的雨露,藏族人民离不开欢乐的歌舞。是啊,我眼中的甘孜藏族大都能说汉语,他们在与熟人、朋友见面说话时,充满幽默诙谐。在火塘旁、篝火边、草坪上,藏族男女席地而坐,用歌声倾吐欢乐和向往。

(责编:徐言)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