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宗教艺术

[壁画]西藏阿里古格壁画艺术

桑吉扎西   发布时间:2009-07-01 15:38:00   来源:西藏文化网

  四、古格红殿壁画艺术

  红殿位于白殿的下方,建筑格局与白殿相同,殿内也有三十六根方柱,可见建筑寺院时有统一的设计和考虑。红殿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史诗性质的建寺庆典图长卷壁画和佛传故事,以及具有浓郁装饰效果的花卉图案。在绘画技法、造像色彩、审美风格上与白殿、坛城殿相同,但内容上迥然有别于其它藏区壁画的佛菩萨及僧众形像。

  红殿壁画的最上层,依然是以兽面衔垂帐流苏纹二方连续装饰图案。第二层是壁画的主题内容,占壁画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多。可以看出上方的装饰壁画和下方的建寺庆典壁画等都是为衬托主题壁画而布局的。佛殿的南北墙壁绘制有12尊大型佛像,东壁绘制有八大菩萨像、佛母、度母、金刚等大型造像,通高约3。大型造像上端分绘有小型佛、菩萨、佛母、度母、金刚以及吐蕃赞普、古格国王、王妃、印度瑜迦行者、高僧大德和祖师像等。

  红殿建寺庆典图全长约10,宽约一米,位置在大型佛像的下方,真实生动地纪录了寺院庆典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风俗性。画面的前一部分绘有衣著华贵讲究的古格王、王妃、大臣、眷属等群像,国王和王妃各自结跏趺坐于座垫之上,身后各有一侍女手执华盖,国王和王妃均缠高头白色围冠,着对襟的花色长绸袍,脸部向左看,仪态安祥静穆、气质高贵,流露出一种虔诚恭敬的神态。王妃身着披肩,神情妩媚,虔信中蕴含着一种女性的端庄和美丽,堪称藏族壁画中的女性典范。

  在国王和王妃的下部绘有两位童贞稚嫩、清纯可爱的侍女形象。其中一位左手提精巧的熏炉,身着碎花长袍,打赤脚,红色的内裙与外衬搭配的十分和谐;另一位左手提香炉,神情专注地做吹香炉的动作,一幅天真可爱的模样。在国王和王妃的右面和下方绘有不少衣著高贵华丽的王室眷属的群像。与国王、王妃同排就座的大概是王室尊亲,她们依次结跏趺坐在坐垫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作手势,目光都朝向同一个方向,表情十分谦恭,有的内着白色点花长袍、外着红色上袍,有的内着红色长袍、外套深蓝色外袍、显示出典雅高贵的宫廷服饰特点。王妃右侧下方有一组看上去年龄较长的女性,依次半蹲坐在蒲垫上,除王妃下方的一位在做手势外,其余女性均双手合十,她们的头部后方均有圆型背光。有趣的是这一组女性全梳长发,而王妃左侧的女性发式别具一格,头发中有一灯心,头发两侧垂直蓬松,有现代头饰的意味,可能是流行于古格青年女子中的一种时髦发型。

  红殿庆典图还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使者、商人的群像,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上古格王朝同邻近克什米尔、印度、于阗、尼泊尔等国密切的文化关系。壁画上部人物全部双手合十,身着袈裟,蹲坐的另一组群像,中部人物头缠高髻,穿花纹点缀的各色长袍、束腰,肤色明显,有的留络腮胡,坐式有的结跏趺坐,有的采用半蹲式,有的席地而坐,自然随意。下部壁画绘制驮运供品的马、驴、牛、运夫,还有身着长袍、束腰、手持木棍的香客,他们有的身背箩筐,象是远道而来,神情疲惫;而他们上方所绘贵妇却悠然自得地张望着驮队。画面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极富戏剧性效果。整个庆典图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但围绕中心人物古格国王和王妃,人物安排得错落有致,人物表情、装饰打扮、动作眼神等都有细微的变化,真可谓栩栩如生。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