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藏历八月,扎什伦布寺都要举行隆重的夏季法会西莫钦布。日喀则地区远远近近的僧俗民众在这时都会聚集扎寺,观看法会的神舞羌姆,祈福去灾。羌姆,又称金刚神舞,通俗的说法叫“跳神”。这是藏传佛教喇嘛们表演的宗教舞蹈。它是一种密宗仪轨,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经过密宗灌顶的特定僧人才能表演。
扎寺的金刚神舞院
西莫钦波,由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于公元1846年创立,开始在日喀则东郊的贡觉林卡(园林)举行,那是历世班禅大师夏日的驻锡地。据说那时,节日内容很多,跳羌姆,演藏戏,表演杂耍、技艺、歌舞活动,往往延续半个月之久。1954年,年楚河涨大水,贡觉林卡宫殿神堂被冲毁,西莫钦波节移到日喀则城西德钦颇章宫举行。1976年,第十世班禅大师亲自主持恢复了西莫钦布节和羌姆表演,很快成为后藏最引人注目的宗教艺术盛会。因为原先的演出场地过于偏狭,十世班禅又倡建了金刚神舞院,并将法会活动缩短到三天。第一天是大黑天的助手乞丑巴纳为主神的羌姆,第二天是具誓阎王唐青曲杰为主神的羌姆,第三天是游艺娱乐活动。
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
羌姆开始时,舞台正北面,一扇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十几位身穿绛红袈裟,肩披酱色披风,头戴鸡冠形僧帽(孜夏)的高大喇嘛,扛着八面旗帜鱼贯而出。他们来到露天舞台中间,很有气势地将旗帜展开,用木叉支架插于舞台两侧。每树一旗,喇嘛们扬撒糌粑,观众高呼“曲晓”(神胜利了),顿时全场烟雾弥漫,吼声震天,八面三角形巨纛,在高原强风中猎猎飞扬,哗啦啦地响成一片,似乎雪域诸神,正在纷纷飞落。
据寺庙僧人介绍,这八面旗帜,代表扎什伦布寺的八位护法大神,黑旗代表大黑天六臂怙主,白旗代表保护神青嘎瓦,蓝旗代表吉祥天女班达拉姆,红旗代表红面狱主姜森,黄旗代表北方天王财神朗色,另外三面旗,分别代表宝帐怙主(黑色)、白色怙主(白色)、四面怙主(黑色)。这些护法大神亲临舞场,使整个羌姆更具权威性和神秘感。
出旗之后,再出乐队。喇嘛乐师们绕场一周,然后在舞台西侧秩序井然地就坐。乐队中有大法号4支、腿骨号4支、金锁呐4支、大铜钹4付、小铜钹4付、羊皮鼓12面,全部乐师达五六十人,其演奏音量可想而知。乐廊中间立一法坛,法坛上坐着护法僧院导师、羌姆总监,他手持铃杵,口念经咒,微微示意,顿时号音大作,羌姆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