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改革开放30周年 > 新闻
 

改革开放与西藏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08-11-01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土多旺久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分析未来中长期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的基本依据。西藏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已经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但西藏仍然是欠发达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发展的新的阶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回顾和总结西藏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经济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对于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就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推动和中央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西藏生产总值(GDP)仅为6.65亿元,到2007年发展到了342.19亿元。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GDP每年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高达13.0%,高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GDP增速也迈上了新的台阶。1978年西藏人均GDP仅为375元,到1989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元,2001年达到5307元,2006年跃上10000元台阶。2007年西藏人均GDP达到12109元,比1978年增加了11735元,其中1994年-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11.4%。

  (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一部分向小康迈进。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而得以迅速提高。1978年-200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75元增加到27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5元增加到11131元。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10.8%和10.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2007年西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0.13亿元,比1978年的0.33亿元增加159.80亿元,年均增长23.7%。1979年-200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50.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至57.1%。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也进一步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65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面积达到32.70平方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62万人减少到29万人。

  (三)经济结构有所调整,经济运行环境得以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大力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兼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注重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1979年—199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6年,西藏提出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良好态势。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0:28:22变为2007年16.2:28.2:55.6,第三产业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三二一”型,传统的农牧业经济模式正在打破,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农业内部结构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1978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93.6%,林业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0.4%、59.9%。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基础设施是提升一个地区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特殊政策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1978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1.85亿元,到2007年达到271.18亿元。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1994-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490.42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1.3%。2007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6多万公里,比1978年的1.59万公里增加3.27万公里。特别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林芝机场通航和中印乃堆拉边境贸易通道恢复开放,为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城镇建设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在改革开放之前,西藏城镇人口少,规模小,水平低。1978年西藏城镇人口为25.92万,城镇化率为14.5%。到2006年西藏城镇人口达55.72万人,城镇化率为19.89%。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小城镇建设全面起步,建制镇和口岸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随着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等一批大建设项目完工,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展,以拉萨为中心,由山南地区、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和那曲部分地区等构成的核心经济区已形成,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重大作用。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化,以拉萨为主要增长极的中部核心经济区,正在成为西藏经济梯度发展的第一高地。随着区域经济新格局的演化,拉萨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发展极的地位会日益显现。

  (六)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加大了西藏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1958年~2007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近1600亿元,年均增加近5亿元,年均增长近12%。1989年以前,西藏地方财政收入均处于负增长状态,从1989年起实现正增长。1989-2007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累计122.12亿元。1992年首次突破1亿元,2003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突破十亿元大关后,每年以19%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达到23.14亿元,比1989年增加23.00亿元,年均增长32.9%;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0.6%提高到2007年6.8%,上升6.2个百分点。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表明西藏经济逐渐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过渡,为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支持力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对外贸易飞速增长。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藏外贸进出口保持迅猛发展势头,日益成为支撑西藏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2007年,西藏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9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1978年的0.17亿美元增加了3.76亿美元。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藏的旅游事业获得了生机。2007年,西藏接待游客402.94万人次,比1980年的0.35万人次,增加402.59万人次,年均增长27.5%;旅游总收入48.52亿元,增加了48.5亿元,年均增长34.0%。1980年,旅游总收入仅相当于西藏GDP的0.002%,到2007年却提高到了14.2%。外贸经济作为西藏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区内的资源优势同区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验与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是尽快使西藏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要求,是新世纪推进全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认真总结应验,坚持走符合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才能使西藏的发展真正持续下去。

  (一)要树立用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协调发展。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西藏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采取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资源的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过去那种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要有相应的转变;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要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相应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迫切需要。为此,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立足西藏资源优势,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举措,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以上,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始终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全力实施“首要任务”推进战略,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西藏经济发展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当“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在我们面前展开之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西藏而言,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既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面临新的挑战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发展和改革的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只能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去解决,只能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去解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藏和全国一样掀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热潮。为推动西藏的发展,中央政府制定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等一系列有利于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推进了西藏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家的支援,壮大和繁荣了西藏的工业、农牧业和以商贸、饮食、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了西藏产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活动的商品化水平,使西藏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一五”期间,在社会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看,西藏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任务非常艰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面参与并融入区外经济体系还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要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妥善处理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要重视以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增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中央要求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这显然也包括占国土面积1/8的西藏。从现实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首先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西藏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西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但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与进步的不利因素仍未得到解决,科技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为西藏发展提供内生的动力,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抓好关系西藏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加强人才工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西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要认识到科技实力是内生的发展动力,是永不停息的造血机能。要构建完善的西藏创新体系,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效支撑。

  (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制度是西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安排,在宏观决策和经济运行等方面形成的一整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组织、规则和制度,并被有效地予以实施。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东亚等国家采取的一种成功的模式。其本质是处于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赶上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条特殊的道路。从目前看,束缚西藏经济发展和综合生产率的提高的制度因素还有不少,现行经济体制还带有不少计划经济痕迹,政府管理中的短期行为、趋利行为、权力失衡等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通过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的空间仍然较大。因此,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将直接关系到西藏经济增长的各种潜力的发挥。今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西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要注意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保障所有市场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在规范、科学的法律制度下西藏的市场经济才能成为法制经济,社会才会有创新创业的动力,才会出现经济增长的持久活力。二是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企业重组改造,使国有经济更具有效率;破除现有行业的垄断,促使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并使全社会受益。三是要排除对非国有部门的歧视,推动非国有经济发展得更为迅速、更具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民营经济公平发展的环境。四是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五是要积极推进市场化综合配套改革,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经济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六是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责编:南卡)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