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部队“背着公路”,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圆满完成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铸就了不朽的“老西藏精神”。
时隔7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八军后代代表们踏上了父辈们进藏的道路。自成都出发,历时18天、总行程2000多公里,以重走父辈进藏路的方式追忆十八军进藏的光辉历程,向十八军的“老西藏精神”致敬。
中国西藏网讯 “我的父亲单超、母亲吕耀清都是1950年进藏的十八军战士,我是听着金珠玛米和农奴翻身解放的故事长大的。”
在单毅虹的记忆里,父亲单超曾是十八军53师先遣部队战士,一生热爱西藏文学,曾经创作了《布达拉宫的枪声》《活鬼谷》《天涯情丝》《飞来的礼物》《女活佛历险记》《彭雪枫》等文学作品;母亲吕耀清是首批进藏女兵之一。除此以外,她对父母青春岁月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单毅虹出生才28天就与父母相隔两地,单超、吕耀清为了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而无处安放的亲情成了两代人一生的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父母已不在人世。当自己的双脚真正踏上了西藏的土地,当一路目睹今日新西藏的沧桑巨变,当亲身感受到70年来西藏人民对十八军的感情历久弥坚,单毅虹说:“我理解了父母的选择,他们是值得的。”(中国西藏网 后期/陈浩力 记者/李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