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中国西藏网 > 视频 > 专题纪录

《西藏·星空下的传奇》第四集 星愿

时间:2025年08月15日来源:西藏广播影视制作中心
内容简介:

  星愿落人间:盐田的光与古格的墙,藏着高原的守护密码

  当澜沧江的卤水在盐田蒸腾起白雾,当古格王朝的壁画在月光下显露出纹路——这不是时光的偶然停留,而是高原人用坚守写下的“星愿”。纪录片《西藏·星空下的传奇》第四集《星愿》,带我们沿着盐道与遗址的脉络,看两群守护者如何让千年文明在时光里发光。

  一捧盐的传承:六代人在澜沧江边与阳光赛跑

  芒康盐井的澜沧江两岸,2700块盐田像撒在河谷里的镜子。藏历三月,当桃花刚绽出粉白,格松江措家的盐田就醒了——央宗踩着木梯爬上盐田,将卤水浇在青石板上,等着阳光把水分抽干,析出白花花的盐粒。

  这是他们家第六代制盐了。爷爷辈用坑洼存盐,父亲辈赶驴队贩盐,到格松江措这代,盐田不仅产盐,还成了游客眼里的“活化石”。他把300年的老房子改成博物馆,穿起祖辈的羊皮袄,给客人讲盐袋怎么绑才不会漏:“你看这绳子,得交叉着系,就像咱盐井人过日子,得跟澜沧江、跟太阳较劲,也得跟邻里搭把手。”

  藏历三月的雨总来得突然,格松江措就去问父亲:“藏历上说,16到18号有雨,之后就是晴天。”这是老祖宗传下的“天气预报”。如今,他们用盐做加加面招待游客,盐田的光,照进了新的日子。

  一堵墙的守望:两个人与一座王朝的十年约定

  古格王朝遗址的红殿里,75岁的宗同昌正对着壁画拍照。40年前,他跟着考古队第一次爬上这片土林,手里的相机拍下了用葡萄牙文圣经做的骷髅面具,以及古格庆典壁画—那是古格王朝里汉藏文化交融的密码。

  十年前,他在这里遇见了刚毕业的巴次。这个学美术的年轻人,甘愿守在没水没电的遗址里,一画就是十年。他临摹壁画上的舞狮图,看中原的狮子如何在藏地的壁画里腾跃;他给游客讲古格的兴衰,说“王朝会消失,但墙上的色彩不会说谎”。

  宗同昌带着《天涯人迹》摄影集的校样重返阿里,巴次在红殿门口等他。“画画别停,”宗同昌说,“古格不止有壁画,还有当年建造时的烟火气。”巴次把一枚亲手刻的古格印章塞给他,像把接力棒递到了他手里。

  一场跨越千年的共鸣:每个守护者都是文明的星子

  格松江措的心愿很简单:去拉萨看看布达拉宫;宗同昌的心愿很执着:让更多人看见阿里的文明脉络。他们的心愿不同,却在做同一件事——让时光里的智慧,被更多人看见。

  盐田的波光里,藏着多民族共生的密码:纳西族的制盐技巧、藏族的贩盐古道,早就在茶马古道上融成了一家人;古格的壁画里,藏着文化交融的印记:中原的舞狮、藏地的色彩,在墙上和谐共处了七百年。

  当格松江措的盐田迎来新一批游客,当巴次的壁画临摹又多了一笔,我们突然懂了:所谓“星愿”,不过是让文明的火种,在一代又一代人手里,烧得更旺。

  点开《星愿》,看高原上的守护者们,如何让盐田的光、古格的墙,在星空下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