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人在,路就在--企业家斯那定珠的“香巴拉”梦想

侯文坤 曹凯    发布时间: 2014-08-19 14:18:00    来源: 新华网

  细看斯那定珠已走过的50年,35岁之前,他走出大山,忙着挣钱,为过上好日子;35岁之后,他用辛苦积累的财富,回乡开山修路,历经艰辛,只为让家乡富起来。

  身边的人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但斯那定珠自己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当代愚公”执著修路

  巴拉村,一个隐匿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峡谷深处、巴拉格宗雪山脚下的藏族村落。藏语中“巴拉”意为从巴塘而来,“格宗”是指吉祥如意的地方。这里虽风景壮美,由于交通不便,曾多年与世隔绝。

  “悬崖上一米宽的人马驿道,自己在前面走,大人要用绳子系在腰间拽着,两三天才能走出峡谷。”幼时的经历让斯那定珠记忆深刻。

  村民们并不喜欢这样封闭的生活,村庄也从他小时候的60户变成了现在的14户。

  “我的家就在这峡谷里巴拉格宗神山下,一个有着美丽风景和传说的地方。”斯那定珠说,“一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片净土。”

  199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斯那定珠回乡注册了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准备将家乡打造成旅游景区带动乡亲致富。但他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道路不通。他决定自己出资修建通往巴拉村的35公里公路,这将耗资过亿元。

  这不仅让家人不理解,还遭到乡亲们的冷嘲热讽,觉得在悬崖峭壁上修路简直是天方夜谭。“你好不容易致富,修路钱如果打水漂,就变成穷光蛋了。”一直追随哥哥的弟弟洛桑扎西,这一次也站出来反对。

  不过,斯那定珠没有动摇。州县财政困难无力负担在高山上修路,自己儿时的梦想已不能再等,只有自己动手干。

  2004年9月公路开工建设,因为都是悬崖绝壁,许多工程队来了又走了。他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有时为勘探线路,他在峡谷里一走就是好几天。上山公路的40多个险峻的弯道,都是他指挥着推土机推出来的。

  为了这条路他甚至举债为继,从“富翁”一下子变成了“穷光蛋”。

  2008年元旦,多年坚持终获结果,一直隐匿“世外”的巴拉村彻底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村民坐车几十分钟就能到214国道边。车子开到家门口、老人反复开关电灯、小伙子不停地给在县城的亲戚拨电话……

  那一天,斯那定珠的胸前挂满了村民献上的哈达。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