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中国梦·西藏故事]索朗次仁和他的酸奶梦

刘倩茹    发布时间: 2014-04-23 14:17:00    来源: 西藏日报

  第一次见到索朗次仁的时候,他正参加第90届糖酒会西藏展团与国内大型投资企业举行的洽谈会。

  “对我来说,从60岁创业到今天,人们好像只看到我光鲜的一面。其中的艰辛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这是索朗次仁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

  在索朗次仁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这位60岁才开始创业,现在已经67岁的老人又是如何带动当地农牧民年增收12万元的呢?

  索朗次仁退休前在林芝地区人大工委工作。退休后,索朗次仁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都往乡镇跑,时不时带点牧民自产的酸奶回家。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当地人都喜欢吃奶渣、酸奶,因为林芝无污染,酸奶奶源都来自农牧民自家饲养的牦牛。看到这么好的东西,我就想,如何把它推广出来,既可以丰富人们的营养需求,又可以让当地老百姓赚到钱,于是我就想办个厂。”

  索朗次仁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于是他想研究牦牛奶的深加工产品,并靠它创业。

  2008年4月28日,一个年产值不到百万元,规模很小的奶制品厂建立起来,取名“康露”。可是不到一年,因为产量低、设备陈旧等原因被迫停产了。这一停就是3年。在这3年里,索朗次仁多方奔走,找投资、签客户、改技术,终于在2011年,工厂复工了。

  索朗次仁说:“我们这个奶制品,无论是纯牛奶还是酸奶最大的特点就是纯天然、无污染,我们每天都从牧民家把新鲜的牦牛奶收过来,经过杀菌、灭菌等严格食品级安全处理,既保证原奶的营养和口味,又确保了食用安全。”

  康露奶推出后,一些林芝的商家找到索朗次仁谈合作,有的要花高价购买他的品牌,都被他一一拒绝了。他对记者说,这个厂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很多奶农信任他,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虽然创业路困难重重,也要坚持。

  历经多年的倾心投入,索朗次仁辛苦办起来的奶制品厂终于小有起色。仅去年,年产值就达到了200万元,他将盈利的60万元支付给奶农,有的奶农仅供奶一项就创收12万元。

  现在索朗次仁又遇见一件头疼的事——厂子要扩建,设备要更新,人才要引进。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参加了自治区特色产业协会组织的西藏团,到成都糖酒会参展。

  今年3月28日,当索朗次仁带着自己生产的酸奶来到糖酒会的现场后发现,会场人山人海,有现场免费试吃的,有互动发奖品的,还有模特拿着产品展示的。而索朗次仁的摊位在西藏展团里格外显眼。

  进入西藏会场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一位60多岁面色黝黑的藏族老人,不禁好奇地问卖什么,索朗次仁趁机让员工把牦牛奶和酸奶免费给围观的人品尝,并在一旁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介绍着他的“宝贝”。这时,很多经销商也注意到了他。

  在这次糖酒会上,就有十几位经销商当场跟索朗次仁签订了销售协议,还有几位投资商愿意就索朗次仁扩建奶厂事项深入探讨。

  “通过参会,我真是开拓了眼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同行的成功经验,回去后我一定会在技术设备更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上好好琢磨琢磨,力争今年产值突破1700多万元。”索朗次仁满怀希望地说。

  原标题:[中国梦·西藏故事]索朗次仁和他的酸奶梦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