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朱文峰:在援建中快乐 在支教中幸福

苗善中 董伟    发布时间: 2013-04-12 15:38:00    来源: 青海日报

  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的道路两旁,救灾帐篷变成了崭新的商铺和住宅。市政道路正在抢修,大小车辆往来扬起的尘土让人窒息。一个青年人用长袖衬衫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手捂着口鼻,单手骑着自行车疾驰过呛人的粉尘尾气,奔向玉树孤儿学校。他就是跟随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来玉树参加灾后重建的80后小伙儿——朱文峰。

  每周三,朱文峰都要从灾后重建指挥部来到孤儿学校支教。这让他既感兴奋又觉满足。平时,赶时间完成援建本职工作后,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就是给孩子们备课,这样的生活显得格外充实。朱文峰,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当地孤儿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始了这支援建队伍的集体支教故事。

  2012年5月11日,“泉城义工”为玉树孤儿学校捐赠音乐器材和学习文具。作为义工的一员,朱文峰也参与其中,正是这次捐赠活动让他走进了这所特殊的学校,了解到学校的困难处境,看到了孩子们寻求改变的渴望,也触动了他心底的一根弦。

  学校有学生400余人,全部是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各县的孤儿或单亲家庭孩子。除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部分资金支持外,其余支出皆来自爱心捐赠。学校的境况在“4·14”地震后变得更糟,孤儿数量骤增,学校开支大幅增加;校舍倒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困难,有的志愿者不得不忍痛离开。

  因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学期间有过“小升初”的教学实习经验,朱文峰开始考虑能否在学校里支教。他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中建八局二公司玉树援建项目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项目党支部领导积极与校方沟通,尽量扫除支教和援建间的障碍;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其支教创造条件。

  终于,在学校开学的第二天,朱文峰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六年级的课堂。

  与大部分的援建人员一样,熬过高原反应期后,朱文峰逐渐适应了玉树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也成了他参与支教的特殊优势。大学4年,靠着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他艰难地度过了大学时光,由于懂得那种在困境中挣扎的滋味,义工帮助他人的善举对他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成了他支教的精神动力。

  “在课前,我还考虑汉藏语言障碍、班里孩子年龄差距大可能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及问题,然而课堂上这些似乎没成为问题。”朱文峰回想起他的第一堂课时,显得轻松而惬意。当他告诉孩子们他是来自中国建筑工程公司的援建者时,孩子们都会意地点点头。中建的叔叔阿姨来学捐赠很多次了,端午节大粽子的香味仿佛还停留在昨天。

  支教不仅要为学校“输血”,更要“造血”,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给他们讲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讲北京、上海、济南的繁华都市生活,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举手问这问那。”朱文峰说,他就像一个造血干细胞,给这群孩子更多的希望,让他们产生改变的信念,这也是他最想给予的。

  在援建过程中有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和嬉闹声,这成了朱文峰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了他充满意义的生活方式。他说,这种生活方式带给他的乐趣,将是人生最值得回味和珍藏的宝贵记忆。

  中建八局二公司玉树援建项目党支部开始筹备给学校更多的帮扶和援助,二公司党委得知此情况后,也积极倡议并组织员工捐款、捐书、捐物。从自发组织捐赠慰问活动,到大面积开展“彩虹工程”爱心助学帮扶活动,二公司玉树援建项目党支部与红旗小学、孤儿学校等积极组织企校共建,想方设法为这些灾区的孩子送去更多的温暖。

  项目团支部号召更多的青年团员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些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中建援建青年跃跃欲试,加入到义工的队伍中。“在援建中快乐,在支教中幸福。援建和支教都是事业。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朱文峰说。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