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邮递员葛军:天路上,一只顶风傲雪的鸿雁

何汀张皓    发布时间: 2013-03-28 15:24:00    来源: 青海日报

雪天安装防滑链
雪天安装防滑链

  这里是地球第三极,这里是孕育江河的中华水塔,这里是浩瀚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在生命禁区苍茫寂寥的天地间,有一位孤独的信使在通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镇之一的邮路上,顶着经年不退的冰雪和风暴不歇地行进着,为的只是把人间大爱传递……

  传承四代的信使

  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镇这片南北绵延近500公里的冰雪地带上,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进藏输电线、通讯光缆及进藏输油管线等连接西藏的大动脉,越过唐古拉山口,通向西藏。

  常年在“生命禁区”守望“生命线”的党、政、军、科研人员、环保工作者、志愿者、牧民等,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常为一些食品、药品等生活用品要托人到几百公里外的格尔木辗转购买。更谈不上网购了。

  长江源、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等沿线举世闻名的地方,日益增多的青藏高原旅行者,大多为不能在他们一生视为壮举的时刻用明信片或邮政日戳作为历史见证而遗憾。面对沿线军民殷切期盼,青海邮政克服重重困难于2009年7月开通了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邮路,并在昆仑山口竖立起一座周恩来总理早年题词“传邮万里”石碑,以铭记党的嘱托和邮政人的使命。优秀共产党员、36岁的格尔木市邮政局邮递员葛军是这条天路上的忠实信使。

  四年来,他孤身一人不畏艰险的执著追求,就是为了不负鸿雁的千古承诺,不辱邮政人的百年使命,更是为了不停歇那相传了四代人的信使脚步。葛军的曾祖父是清末民初上海邮差,见证了中国邮政的诞生和艰难发展。1945年秋,祖父葛秉盛遵照父训成为旧中国上海的邮车司机。解放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号召,携妻儿离开繁华的上海来到偏远的青海,把毕生献给了新中国建设事业。

  1972年5月,祖父因长期不适高原气候罹患肺水肿不幸早逝,时年51岁。于是,葛军爸爸葛连发承接过未竟事业接力棒,在青海柴达木邮电部门开始了30年邮政分拣和邮递员工作,直到2002年光荣退休。也许是葛军先祖血脉的传承,也许是邮政文化熏陶,命运不偏不倚又让刚刚从部队复员的葛军肩负起父亲的事业,当上一名绿衣信使,成为一只在天路上顶风傲雪的鸿雁。

  记得上班第一天,父亲拍着葛军的肩膀动情地说:“儿子,我们祖上三代都是信使,爸爸知道你现在肩上的沉重,一定要扛住啊!”父亲理解儿子,儿子懂得父亲,祖孙四代的信使情结让葛军有了更深的感悟。

  从此,一个人、一辆车、一条“生命禁区”邮路,便是葛军用坚韧和真情书写人生的天地。为勉励自己,葛军每过昆仑山口都放慢车速凝望“传邮万里”石碑,以不忘自己的使命。战士们的兄长

  葛军常年负责投递的这条邮路,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途中要翻越4767米的昆仑山口和5010米的风火山口,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之间万里长江的两条主要源流楚玛尔河和沱沱河等,单人单车充满艰险。

  面对一次次生死考验,葛军没有退缩过一次。

  2011年一个春寒料峭的黎明,葛军不顾感冒未愈,悄悄起身在黑暗中摸索穿衣,听着妻子轻轻鼾声,葛军没有开灯。因为凌晨四点妻子给他服药时,还嗔怒地要求他天亮就找领导请病假。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