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动态

对口援藏20年 “苏州理念”花开雪域天堂

   发布时间: 2014-08-04 10:29:00    来源:吴江日报

  20年,可以把一棵幼嫩小苗栽培成参天大树;

  20年,可以将一个襁褓婴孩养育成英俊青年;

  20年,可以使一片贫瘠土壤灌溉得肥腴而充满生机。

  天堂两地情,汉藏一家亲。从1995年起至今,对口援藏整整20年,水乡天堂苏州,每3年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前往雪域天堂拉萨林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7批40名援藏干部带去科学的理念、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并以理念为本,资金为水,规划为光,人才栽种,使得雪域天堂里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项目,犹如一朵朵格桑花娇艳盛开,为林周人民带去幸福美好。

  20年来,林周县级生产总值从5563.71万元增长到12.47亿元,是1995年的22.4倍;固定资产投资从300万元增长到13.42亿元,是1995年的447.3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91.2万元增长到8226万元,是1995年的90.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862元增长到7896.72元,是1995年的9.2倍。

  一系列民生实事工程的实施,更是让藏民们享足实惠。截至2013年6月,林周县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在82%以上,全县70%的农户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学生“三包”(包学费、包餐费、包住宿费)经费标准提高到生均1800元;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喜人的数字,述写着林周县翻天覆地的巨变,体现着林周人民与日俱增的幸福指数,而这背后,同样凝聚着苏州援藏干部和林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理念为本

  苏州经验,推动市场化运作经营城市

  城市的发展理念,决定着它未来的定位、方向与前景。

  7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雪域天堂,踩着苏州援藏干部的脚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当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拜访了多位林周当地的老干部,记者从他们的眼里、神情上、话语中,感受着林周2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念援藏,被林周县老干部多次提及。

  所谓“理念援藏”,是指运用苏州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先进理念,一方面与林周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思路、谋划新发展、打开新局面,促进林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言传身教带动影响干部职工更新观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

  第四批援藏干部、现吴江区委副书记孙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发展林周必须打破三个循环,即思想循环、经济循环和人才循环。打破“三大循环”,与援藏工作必须施行理念援藏一脉相承。

  历任援藏干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走访,迅速融入林周,结合“苏州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制定援藏计划。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援藏干部坚持通过推动市场化运作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做好援建工作。

  如在援藏项目苏州新村的开发建设中,第四批援藏干部一改援藏资金“无偿投入、重社会效益、轻市场效益”的常用方式,创新推出了“援藏资金启动、市场化运作、滚动发展”的开发运作方式,用援藏资金启动县级房地产开发,开创了拉萨市乃至西藏援藏资金市场化运作先河。

  这仅仅是“理念援藏”的一个缩影。2006年在拉萨市率先推出县城商业用地一律实行公开的“招、拍、挂”制度,今年又组建成立了城投公司等,无不渗透着援藏干部带来的“苏州理念”。

  资金为水

  “输血”援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

  截至去年底,累计3.8亿元苏州援藏资金,为林周20年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时隔20年,再次回忆初到林周的情景,首批援藏干部、现吴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建坤记忆犹新。他用5个“没想到”概括了刚到林周的感受:没想到没有电、没想到没有水、没想到没有电视机、没想到没有卫生场所、没想到没有生活必需品。

  5个“没想到”足见当时林周发展的严重滞后,道路、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薄弱。而当记者20年后踏上这片土地时,道路通达、水电充足、商铺林立……

  20年来,援藏干部启用援藏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了县城行政管理、商务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城功能设施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提出并实施了“县城东扩”发展战略,进一步拉大县城构架、完善县城功能、配套齐全功能设施,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道路交通上,林周实现了县通乡、乡通村的油路建设,实施建成了苏州路、澎波路、太湖路等县城主干道,横贯县城的恰拉山南北的县域交通网基本形成。

  林周是农牧业综合县,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净土健康产业,援藏干部组织实施了设施农业、青稞生产基地、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

  援藏资金的投入,使林周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硬件环境,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