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动态

天津援藏干部 雪域高原上的坚守

孙毅    发布时间: 2013-10-08 14:20:00    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原标题:雪域高原上的坚守 津援藏干部国庆不离工作一线

  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昌都地区已近3个月,他们在高原度过了2013年的中秋佳节,又迎来了国庆节。10月4日晚21时,渤海早报记者来到澜沧江边,在天津广场附近的一幢藏式板房宿舍里,见到了刚刚从214国道昌都过境段工地回来的天津静海县交通局道桥工程处援藏干部孙国强。他放弃了国庆假期,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工作超过10个小时。 

  虽然刚刚进入10月,但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昌都来说已经进入冬季,尤其是近来几场降雨后,气温骤然降低,夜间接近零度。刚见到记者的孙国强身穿羽绒服,口喘着粗气。1977年出生的他,来到昌都近3个月,虽然已经慢慢适应了高原生活,但长时间野外工作和巨大的体力消耗让他显得很疲倦,嘴唇发紫呼吸急促是高原缺氧的明显反应。孙国强告诉记者:“最近工期很紧,每日三餐几乎都在工地上解决,吃的是面包和方便面,高原工地想喝一口开水也十分困难。有时从工地回来已经是凌晨,顾不上洗漱,回到宿舍倒头便睡。” 

  孙国强在藏的职务是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工程师,他告诉记者:“我承担的是214、317国道昌都过境段工程,交通局属于甲方,又在高原施工,小到温度、湿度等细节,大到规划设计、完工段检查验收等都需要随时在工地与施工的乙方进行协调沟通,一刻不敢马虎。”据孙国强介绍,他每天都要徒步几公里走到沿澜沧江修建的214和317国道昌都过境段的施工工地。这些路段均在悬崖绝壁处沿江依山而建,距澜沧江最小也有40米的落差,最高处距江面近100米,如果失足跌下就是粉身碎骨。

  接近23时,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让记者感觉头昏眼花,说话开始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孙国强打趣道:“在高原,说话可是一项十分耗氧的‘运动’。”记者提出看一看孙国强平时的工作照,他说:“在工地里,连放下手里的图纸欣赏周围景致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时间给自己拍摄工作照了。另外,高原山区的工地随时可能有塌方、滑坡和落石等等危险,虽然身处风景优美的山间江边,但时刻不能走神。”最后,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孙国强拿出了一张刚到昌都时帮助藏族群众割青稞时的照片。 

  渤海早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孙国强是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一个缩影,医疗、教育、文化系统的许多天津援藏干部都在国庆期间放弃休假,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藏区的繁荣稳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编:惠晶)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