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上海援藏援青援疆援滇 外地企业来沪“借船出海”
7月底,上海新一批援藏、援青、援疆、援滇140余名干部奔赴各地。8月初,120多位国内优势企业老总聚沪谋划“借船出海”。还是8月,上海“一卡通”正式与昆山、江阴、淮安互联,长三角异地养老、异地医保深入攻坚……看似零散的信息背后,还有一数据少有人知:2011年起,国内来沪投资的总量、增量,双双超过外商投资。
自2003年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以来,10年探索,上海对外合作交流在支援中拓展、在分享中共赢。
是付出,更是收获
8月22日,上海第七批援疆工作,3年期满。在喀什四县,上海援助的“流动诊所”,惠及最边远各族群众,上海专家上门指导和培训就业1.5万人次,上海援建为1128个村打造的富民安居工程,受惠人口约占四县总人口1/4……城乡巨变,在西藏日喀则,在青海果洛,在云南四市州,在三峡库区,次次再现。
2003年—2013年,上海在7个省区市的10个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无偿投入资金100.36亿元,完成项目5828项;汶川地震后对口都江堰,3年援建投入82.5亿元。
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孙国彪说,对口援建是国家战略,也让上海“必有收获”。
10多年的持续援建,上海收获了浓浓情谊,本报多年采访听到当地各族群众频率最高两个字:感恩。上海也锤炼了一批批干部,上海援疆指挥部总指挥陈靖感慨:援疆工作中,我们援疆干部是最大的受益者,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大局,什么是特殊使命,几年援疆等于又读了一次大学。上海企业开拓了更广阔市场,新疆的天然气,阿克苏的苹果、云南普洱的咖啡豆、宜昌的香菇木耳,都已进入上海零售市场,丰富市民生活……
是近邻,更是伙伴
今年,长三角城市群成员正式增至30个,比10年前的“15+1”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安徽5城的加入,也突破了地理上的传统框架。
承载和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合协作的载体,正是长三角协调会。“只要坐下来,就肯定能找到合作的地方。”协调会办公室主任姚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