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第五批援藏干部、原日土县委书记、河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领队,现任阿里地委副书记。
近日,西藏日报记者采访了李龙,将一名共产党员爱国、为民、发展的耿耿气概尽收笔下。
当记者请李龙谈谈河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情况时。李龙说道:我们40个人援藏,技术干部占到16个,24个党政干部。新一轮援藏,我们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明确了资金和任务,资金总量上明显增多,过去一年最多给2000万元,现在到一个多亿了。省里给我们援藏干部提出了要求,就是把项目援藏和干部援藏有机结合起来。项目援藏是援藏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搞好这一工作,就是要按照“两个倾斜”的批示精神做事情,把资金用在最关键、最需要的地方,把资金用在人民身上、用在人民关心的事上,特别是农牧区,最基层的地方,我们在编制援藏规划时就千方百计这样做。我们的援藏资金比例,地区占30%,农牧区占70%。大家常谈论发展,什么是发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样的发展才有现实意义。
当记者询问李龙历经了第五批援藏,对阿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对发展阿里有什么看法时,李龙答道:阿里是全国劳动力水平最低的地方,生产力水平几乎没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交通闭塞、气候恶劣、环境复杂,这些都是制约阿里发展的因素。沙化太厉害,日土的草场,三分之一都沙化了。草场沙化就意味着牲畜养殖有问题,这样一来,农牧民的生计就成问题。阿里经济发展非常单一,主要靠国家投资。2007年我来援藏时,只有噶尔县通了油路,今年日土、札达、普兰油路通了,还是县通地区的油路,阿里西四县通了。今年到明年准备通革吉县、措勤县、改则县东三县之间的油路,这样就大大缓解了发展的压力。现在,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明年虽然县到地区的油路通了,但是乡到县、村到乡的油路还落后,与其他地区没法比,但是在“十二五”期间有望完成。
当记者请李龙谈谈对“观念是创新与发展的本源”这一看法时,李龙说道:阿里现在是有人进来了,但是农牧民出不去,这说明一个问题,外面进来的人并没有从思想和观念上感染和改变阿里人民。因此,提高农牧民的生产力水平,转变观念刻不容缓。现在阿里的农牧民纯收入是3600元左右,小康社会建设的标准是农牧民纯收入必须达到8000元,2020年全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我们算个账,还差一半多,我们用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措施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是农牧民,光在干部层面上讲不顶事,真正的主战场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农牧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转变农牧民的观念呢?我认为,必须要让这里的农牧民走出去看世界,让他们融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这个方法就是耳濡目染。必须加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劳动获取丰厚的报酬,这个方法就是内外兼修。
(责编: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