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动态

山西80后女孩4次援藏做导游

胡丽娜    发布时间: 2012-10-31 08:52:00    来源:山西晚报

图片由杨蕴婧提供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皑皑的雪山,碧绿的草原……到过西藏的人们都会无可救药地喜欢上这里,包括杨蕴婧。10月30日上午,杨蕴婧最后一次坐在会议室里。作为一名援藏导游志愿者,10月31日,她将和其他志愿者结束今年为期6个月的援藏行动,告别西藏,踏上回家的路。

  西藏,对于杨蕴婧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在过去的5年中,这个来自山西大同、身材瘦小的80后女孩先后4次作为援藏导游志愿者来到西藏,以一名外语导游的身份,向数千名外国游客展示这里的风采,4次被评为“全国援藏导游员西藏自治区先进个人”。

  一个都市女孩只身背着行装,先后4次到西藏做志愿者,周围好多人都不理解。面对众人的疑惑,杨蕴婧总是嫣然一笑说:“西藏有难以言状的魅力。”

  杨蕴婧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西藏,她认为援藏将是她一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经历,西藏给予了她很多很多,“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一切都豁然开朗。一想起西藏的天空,我就可以对什么都从容地一笑而过了。”

  不顾亲朋反对踏上援藏路

  2007年4月,杨蕴婧第一次进藏做志愿者。当时已从山西大学毕业,有着外语和法学双学位的她,面临着去德国不莱梅大学做交流生还是去西藏做志愿者的选择。那个时候,距离杨蕴婧的25周岁生日还有不到3个月,而德国交流生的年龄限制是18—24周岁。这意味着,她若去西藏做志愿者,将永远失去赴德国做交流生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普通的“80后”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然而,在德国和西藏之间,杨蕴婧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瞒着父母打定主意,杨蕴婧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出国机会以后还会有,但援藏今年山西有指标,以后不一定会再有。如果失去这个机会,我会遗憾一辈子!”话一出,父母急了。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女儿适应不了西藏截然不同的饮食、环境气候,更重要的是,女儿的安全如何保证。“就连我身边的朋友也坚定地和我爸妈站在一起,说我疯了。”杨蕴婧回忆说。

  亲朋好友齐上阵,“说来说去,就一个目的,那就是打消我的念头。”但那时的杨蕴婧已经打定主意去援藏,任凭他们说什么都不肯听。

  僵持了半个月,对于杨蕴婧的执著,父亲看在眼里。“既然你这么坚定,那你就去吧,只是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你都要自己面对。”父亲说完很是不舍地看了杨蕴婧一眼。

  在父亲和自己的软磨硬泡下,母亲的心理防线也一点点被击溃。眼看着女儿离去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她开始每天三顿换着花样给杨蕴婧做好吃的。

  父母的“妥协”让懂事的杨蕴婧多了一丝不安。“父母一天天上了年纪,按说我是应该守在身边,或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杨蕴婧说到这里,顿住了。

  2009年10月15日,这一天杨蕴婧结束了当年的援藏任务。也在同一天,父亲因喉咙声门囊肿在北京做手术。为了不让杨蕴婧担心,家里一直对她保密。就在那一天,心有灵犀的她,给家里打了几十个电话,却怎么也联系不到父母。最终通过问姑姑才知道,爸妈在北京,那会儿爸爸还没有下手术台……如今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许久,但每每提及此事,杨蕴婧仍心怀愧疚。

  4次援藏,这个瘦小的女孩战胜了无数困难。从布达拉宫到珠穆朗玛峰,留下了杨蕴婧无数的足迹。繁忙时,她每天都要在强光照射下工作10小时以上。第一次援藏回到家中,母亲看着杨蕴婧黝黑的皮肤掉下了眼泪:“别人家的孩子像你这么大都嫁人享福了……”她却打趣说:“这叫高原红,最时尚的面色。”

  2007年杨蕴婧第一次入藏时,她收到了青藏高原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高原反应:头晕、呕吐……抵藏当天就住进了拉萨市人民医院。这些,杨蕴婧对父母只字未提。直到当年10月15日,援藏队回到山西,同去援藏的徐大姐在太原武宿机场,对手捧鲜花前来接机的杨蕴婧父亲说:“您的女儿真坚强,高原反应连胆汁都吐出来了,硬是坚持了下来。”父母才知道了这一切。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